卷十三 果部·山楂

释名
赤瓜子、鼠楂、猴楂、茅楂、羊还球、棠球子、山里果。

气味
酸、冷、无毒。

主治
食肉不消防车。用山楂肉四两,水煮食,并饮其汁。
偏坠疝气。用山楂肉、茴香(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肠风下血。用山楂(已干)研为末,艾汤调下,甚效。
痘疹不快。用干山楂研为末,开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个,酒煎,加水温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4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十九 石部·空青

    释名亦名杨梅青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

  • 卷十六 金部·铁粉

    释名乃钢铁飞炼而成。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惊 发热。用铁粉少许,水调服。伤寒发狂,胡言乱走。用铁粉二两、龙胆草一两,共研细,磨刀水调服。每服大人一钱,小儿五分。疔疮。用铁粉一两…

  • 卷二十五 土部·砂锅

    释名沙土埏埴烧成者。

  • 卷一百六十五 草部·蒴翟

    释名朔吊。接骨草。 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手中偏风,取蒴翟叶,用火烤热,厚铺床上,趁热睡卧。叶冷则换。冬月取根捣碎,熬热后用。风湿冷痹。治方同上。寒湿腰痛。治方同上。脚气胫肿内痛…

  • 卷一百七十五 草部·闾茹

    释名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 茹。 气味(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痈疽肿痛。用闾 茹一两,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疥疮。用闾 茹研为末,加轻粉、香油调匀敷涂。伤寒咽痛(毒气上…

  • 卷十四 木部·降真香

    释名紫藤香、鸡骨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 附方降真香,现亦省称“降香”…

  • 卷二十五 虫部·壁钱

    释名壁镜。 气味无毒。 主治喉痹乳蛾。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二枚,以白矾(一块约重七分)化开,一起烧存性,出火毒后研为末,吹入喉中,能治重病。忌食热肉、硬物。小儿呕逆。用壁钱虫窠…

  • 卷二十一 果部·枸橼

    释名香橼、佛手柑。 气味(皮瓤)辛、酸、无毒。 主治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 卷四十七 草部·前胡

    释名《唐韵》作湔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

  • 卷十三 虫部·蚕

    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