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八 菜部·胡瓜

释名
黄瓜。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咽喉肿痛。用老黄瓜一个,去子,填满硭硝,阴干为末。每取少许吹喉内。
火眼赤痛。用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填满硭硝,悬挂阴凉处,等硝透出来后,刮下收存。点眼,甚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4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六 水部·雨水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立春雨水: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时有子,神效。

  • 卷八十三 草部·姜黄

    释名宝鼎香。 气味(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 主治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

  • 卷二十五 果部·银杏

    释名白果、鸭脚子。 气味(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

  • 卷十四 兽部·虎

    释名乌徒、大虫、李耳。 气味虎骨:辛、微热、无毒。虎肉:酸、平、无毒。 主治虎肉:益气力,止多唾,治疟及恶心欲呕。 虎骨:臂胫疼痛。用虎胫骨二两(捣碎炙黄)、羚羊角屑一两,新芍药二…

  • 卷三十五 谷部·神曲

    气味甘、辛、温、无毒。 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 卷十四 土部·伏龙肝

    释名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辛、微湿、无毒。 主治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

  • 卷十七 菜部·干姜

    释名白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头晕吐逆。用干姜(…

  • 卷九 菜部·菘

    释名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 卷四十 兽部·獐

    气味肉:甘,温,无毒。骨:甘,微温,无毒。 主治肉:补益五脏。髓脑:益气力,悦泽人面。治虚风。骨:虚损泄精。益精髓,悦颜色。酿酒,有补下之功。

  • 卷三十二 菜部·木耳

    释名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眼流冷泪。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崩中漏下。用木耳半斤,炒见烟,研为末。每服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