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九 草部·希莶

释名
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

气味
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

主治
中风。夏日采 莶枝、叶,洗净,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捣碎为末,加炼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开米汤送下。服后须吃饭三、五匙压药。连服数月,必见效。此方名“ 莶丸”。
风寒下泻。用 莶草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此方名“火锨丸”。
痈疽肿毒。用 莶一两、乳香一两、白矾(烧)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毒重者连服三次,汗出即是见效。
疔疮发背。用 莶草、五叶草(五爪龙)、小蓟、大蒜等分,捣烂,加热酒一碗,榨汁服下,得汗即效。
反胃吐食。用 莶草焙过,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热汤送下。
附方李时珍说:“生捣汁服则令人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暴则补人去痹,故云无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七 果部·盐麸子

    释名五倍、盐肤子、盐梅子、盐坏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 气味(子)酸、咸、微寒、无毒。 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盐麸子的树白皮,以水煎…

  • 卷四十六 菜部·薯蓣

    释名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禁口痢。治方同上。小便数…

  • 卷十四 菜部·莱菔

    释名芦萉 、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鼻血不止。用萝卜捣…

  • 卷七十九 草部·荜茇

    释名荜拨。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冷痰恶心。用荜茏一两研细,每服半钱,饭前服,米汤送下。暴泄身冷(自汗,想呕吐,小便清,脉微弱)。用荜茏、内桂各二钱半,高良姜、干姜各三钱半,共…

  • 卷十八 水部·碧海水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

  • 卷九十一 木部·竹

    气味竹叶(堇竹叶):苦、平、无毒;竹叶(淡竹叶):辛、平、大寒、无毒;;竹叶(苦竹叶):苦、冷、无毒。;竹茹(淡竹茹):甘、微寒、无毒;竹沥(淡竹沥):甘、大寒、无毒。 主治竹叶:…

  • 卷三十七 木部·檀桓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 卷五十三 菜部·壶卢

    释名瓠瓜、匏瓜。 气味(壶瓠)甘、平、滑、无毒。 主治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疗心淋,消黄肿。

  • 卷十八 虫部·斑蝥

    释名斑猫、 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