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菜部·蒲公英

释名
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
(苗)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又捣汁和酒煎服。

附方
蒲公项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过去多用以治疗乳痈及疮肿等,近年临床实践上还用本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痰热、喉痛、小便热淋、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等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4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十九 石部·空青

    释名亦名杨梅青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

  • 卷二百二十七 草部·马兜铃

    释名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实)苦、寒、无毒。 主治水肿喘急。用马兜铃煎汤,每日服。肺气喘急。用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一起拌匀慢火炒干,加甘草…

  • 卷五十八 石部·青琅玕

    释名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白秃,浸淫在皮肤…

  • 卷一百一十二 草部·红蓝花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花)辛、温、无毒。 主治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喉痹壅塞…

  • 卷六十九 石部·杓上砂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 集解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

  • 卷三十五 虫部·天牛

    释名天水牛、八角儿。一角者名独角仙。 气味有毒。 主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疔肿闱斑等。

  • 卷二百四十六 草部·络石

    释名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小便白浊。用络厂、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

  • 卷二十一 土部·釜脐墨

    释名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 、锅底墨。 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

  • 卷二百二十三 草部·使君子

    释名留求子。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小儿脾疳 。用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小儿痞块(腹大,肌瘦而黄,渐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

  • 卷四 石部·石硫磺

    释名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 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