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谷部·罂子粟

释名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吐食 。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忌食生冷。
水泄不止。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久咳不止。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久咳自汗。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此方名“百劳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2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百九十九 草部·局箬

    释名鬼芋、鬼头。 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 附方可用治肿病颈淋巴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 卷二百一十三 草部·芫花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

  • 卷十六 木部·白杨

    释名独摇。 气味(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 卷一百四十一 草部·蜀葵

    释名戎葵、吴葵。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

  • 卷六十一 石部·玻璃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惊悸心热,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摩翳障。

  • 卷六 介部·牡蛎

    释名牡蛤、蛎蛤、古贲。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 主治心脾气痛,有痰。用牡蛎煅成粉,酒送服二钱。疟 疾寒热。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 卷三十五 兽部·猫牛

    释名毛犀。 气味角:酸,咸,凉,无毒。 主治惊痫癫狂。

  • 卷一百一十 草部·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

  • 卷二十五 谷部·绿豆

    气味绿豆:甘、寒、无毒。绿豆粉:甘、凉、平、无毒。豆皮:甘、寒、无毒豆芽:甘、平、无毒。 主治绿豆: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共研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赤痢不止。用…

  • 卷三十三 果部·橄榄

    释名青果、忠果、谏果。 气味实:酸、甘、温、无毒。榄仁:甘、平、无毒。核:甘、涩、温、无毒。 主治实: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唇裂生疮。用橄榄炒研,调猪油涂搽。牙齿脓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