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筋膜张肌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阔筋膜张肌属于大腿前群肌肉

阔筋膜张肌主要作用为紧张阔筋膜和屈髋关节

阔筋膜张肌若发生病变,可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位置

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在阔筋膜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阔筋膜张肌属于骨骼肌,骨骼肌一般借肌腱附于骨骼。致密结缔组织包裹在整块肌外面形成肌外膜。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肌内,将其分隔形成肌束,包裹肌束的结缔组织称肌束膜。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内膜。除骨骼肌纤维外,骨骼肌中还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肌卫星细胞附在肌纤维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因此具有干细胞性质。

阔筋膜张肌为人体腿部肌肉,肌肉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彼此配合,共同完成各关节运动。阔筋膜张肌主要的作用为紧张阔筋膜和屈髋关节。

阔筋膜张肌属于人体肌肉,平日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并要保证营养平衡。蛋白质可促进肌肉生长,因此平日可适当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豆类、牛奶、鸡胸肉、牛肉等,以维持阔筋膜张肌的健康。

长期适量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弹性,降低肌肉出现病变的几率。建议平日可进行慢跑、体操、快走等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肌肉活力。阔筋膜张肌属于大腿前群肌肉,因此运动前可做一些拉伸、屈伸腿部的热身活动,以预防阔筋膜张肌损伤。

阔筋膜张肌是腿部肌肉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阔筋膜张肌病变的发生。

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冷刺激,导致阔筋膜张肌出现病变。

平时注意保护阔筋膜张肌,避免久坐避免受伤。

阔筋膜张肌属于腿部肌肉,出现损伤后可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正常阔筋膜张肌和不健康阔筋膜张肌的区别。

阔筋膜张肌形态

1、正常阔筋膜张肌

阔筋膜张肌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肌肉呈凹向内侧的扁长条状。

2、异常阔筋膜张肌

阔筋膜张肌炎症

急性期主要可见局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继而形成脓肿,脓肿可局限亦可沿肌间隙扩散。炎症慢性期病灶内可出现钙化,边缘有时会包绕一层纤维组织。CT显示受累肌肉明显肿胀,并呈片状低密度,肌间隙和脂肪层模糊;脓肿表现为液性密度区,通常内壁光整,若其内有气泡影则提示产气菌感染。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累及阔筋膜张肌的早期病变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约1个月后病灶外围出现钙化,并逐渐向中心区扩展,3-5个月后病灶逐渐骨化,外围为致密的钙斑或骨组织,中部为低密度的类骨质;最后病灶渐小,形成片状或硬块样的骨块。镜下病灶中央为富血管、增生活跃的纤维组织,中间带是类骨组织,外围带为分化成熟的骨小梁。CT可见层状钙化及软组织变化,随病程进展,病灶逐渐局限、缩小,病变边缘出现边界清晰的层状钙化,并向中心渐进性发展,与邻近骨质间有透亮间隙相隔。

阔筋膜张肌脂肪瘤

可见脂肪瘤包膜完整,呈圆形或分叶状,肿瘤巨大时可出现脂肪坏死、液化、囊变和钙化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CT表现为软组织内的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的脂肪样低密度区,内部可有分隔,随肌肉收缩其形态可发生变化。

阔筋膜张肌血管瘤

临床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其质地柔软,有假包膜。切面呈腔隙状,由囊性扩张管腔、薄壁的较大血管构成,内含大量淤滞的血液。CT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常有钙化,约50%为静脉石,有特征性“纽扣样”高密度影。

阔筋膜张肌拉伤

拉伤可见肌纤维细微损伤、肌纤维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

阔筋膜张肌受损后,局部症状主要有疼痛、肿胀、皮下肿物、活动受限等,具体如下:

疼痛

疼痛是阔筋膜张肌疾病的首要症状,阔筋膜张肌炎症表现为局部酸胀痛;阔筋膜张肌拉伤可出现剧烈疼痛,在活动后加剧。

肿胀

阔筋膜张肌炎会出现炎症性红肿;阔筋膜张肌拉伤则在拉伤时肿胀明显,后会出现皮下瘀斑。

皮下肿物

阔筋膜张肌脂肪瘤、血管瘤、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等疾病可在阔筋膜张肌区触摸到皮下肿块,大多不伴随疼痛。

活动受限

阔筋膜张肌属于腿部肌肉,对人体活动起着一定作用,当其出现炎症、拉伤、肿瘤时,可伴随活动受限。

全身症状

阔筋膜张肌炎症产生的炎症介质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阔筋膜张肌健康受损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如阔筋膜张肌炎、阔筋膜张肌拉伤、阔筋膜张肌肿瘤等,而影响阔筋膜张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外力因素

阔筋膜张肌拉伤大多数是由于外力导致,由于运动前未做热身运动或机体疲劳,都会诱发肌肉拉伤的发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此外若是长期压迫阔筋膜张肌,也可导致其出现肌肉劳损,从而引起病变。

感染

若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炎症因子可顺着血液循环,从而诱发阔筋膜张肌炎症。此外若是阔筋膜张肌长期受到炎症作用,则其出现肿瘤几率会上升。

遗传因素

一些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阔筋膜张肌脂肪瘤、血管瘤等。

生活因素

如果平时运动量较少,久坐不动,则容易发生阔筋膜张肌的肌肉萎缩,会增加其出现损伤的几率。

阔筋膜张肌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观察自身不适症状进行自测。一般阔筋膜张肌拉伤会有明显的撕裂感,并伴随阔筋膜张肌疼痛、肿胀;如果无明显诱因出现了阔筋膜张肌部位酸痛、红肿等,则可能是出现了阔筋膜张肌炎症;如果在阔筋膜张肌处触摸到肿块,则可能是阔筋膜张肌肿瘤,一般多为良性肿瘤。如果大腿根部出现上述不适感,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并治疗。

阔筋膜张肌属于人体肌肉,常用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

阔筋膜张肌疾病的体格检查中,主要包括视诊、触诊、运动检查。视诊可观察阔筋膜张肌表面皮肤是否出现红肿、肿块,并观察患者运动情况,以做出初步诊断。触诊肌肉硬度来判断肌张力,并进行按压,以判断是否存在压痛。运动检查可观察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判断是否存在阔筋膜张肌张力增高或减低。

影像学检查

临床上阔筋膜张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CT检查、MRI检查和超声检查。

CT检查

可显示阔筋膜张肌明确的解剖关系,易于观察炎症、肿瘤、拉伤等病变。

MRI检查

对显示阔筋膜张肌周围的脂肪、肌肉组织、韧带、肌腱等,并可明确判断是否出现肿块、坏死、出血,对阔筋膜张肌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

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物理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阔筋膜张肌的病变。

实验室检查

阔筋膜张肌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以血常规、免疫功能、病理检查为主。如果是阔筋膜张肌处出现炎症,那么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会上升,免疫功能检查会呈现异常。如果是阔筋膜张肌处肿瘤,则需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化验,以明确肿瘤性质,给予针对性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4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15/2025

相关推荐

  • 胃溃疡能不能吃面包

    胃溃疡能不能吃面包 少吃 面包 面包营养指标(100克含量) 热量 312kcal 钠 230.4mg 脂肪 5.1g 维生素C – 蛋白质 8.3g 碳水化合物 58.6g 少吃…

  • 高尿酸血症能不能吃海带

    高尿酸血症能不能吃海带 宜吃 海带 宜吃 原因 高尿酸血症可以适量吃海带。海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通淋利尿、降脂、降压…

  • 发烧能不能吃猪油

    发烧能不能吃猪油 少吃 猪油 少吃 原因 发烧应少吃猪油。猪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脂肪、胆固醇。发烧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体内酶活性降低,各个器官…

  • 火龙果加牛奶有毒吗

    火龙果加牛奶一般没有毒,但是最好不要吃过多,以免导致肠胃负担加重,从而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者是腹痛腹泻的症状。火龙果中含有的糖分比较高,另外还包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成分,同时也包含胡萝卜…

  • 高血压能不能吃地瓜叶

    高血压能不能吃地瓜叶 宜吃 地瓜叶 宜吃 原因 高血压可以适量吃地瓜叶。地瓜叶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极高,有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升血小板、预防动脉硬化等保健…

  • 小儿荨麻疹能不能吃鸡肉

    小儿荨麻疹能不能吃鸡肉 少吃 鸡肉 少吃 原因 小儿荨麻疹患者应少吃鸡肉。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温中补气、健脾胃、活血脉的作用。鸡肉不仅能够补…

  • 高血压肾病能不能吃鱼肝油

    高血压肾病能不能吃鱼肝油 宜吃 鱼肝油 鱼肝油营养指标(100克含量) 热量 —— 脂肪 —— 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 —— 钠 —— 钾 —— 宜吃 原因 高血压肾病可以适量食…

  • 眼球突出能吃苹果吗

    眼球突出可以适量吃苹果。苹果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富含维生素C,有益于心脏健康。因此可以适量食用。 食用方法 苹果可以直接食用,可做成苹…

    06/17/2025
  • 肺性脑病能吃腐乳吗

    肺性脑病患者应少吃腐乳。腐乳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等矿物质。但腐乳属于腌制食品的一种,含盐量比较大,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使痰液分泌加重,不利于呼…

    06/17/2025
  • 患胃炎可以吃香蕉吗

    患有胃炎的患者一般不建议吃香蕉,尤其是患有急性胃炎的患者,吃香蕉后有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快,出现腹部不适症状。而且,香蕉当中含有一定的糖分,吃香蕉后还有可能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出现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