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七 草部·白附子

气味
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2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五十八 草部·贝母

    释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

  • 卷五十五 石部·宝石

    释名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 主治…

  • 卷五 兽部·马

    气味马肉:辛、苦、冷、有毒。白马尿:辛、微寒、有毒。白马通(白马屎):微温、无毒。 主治马肉: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白马尿:妇女乳肿…

  • 卷五十九 木部·大风子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

  • 卷二十一 草部·苍术

    释名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

  • 卷四十九 菜部·百合

    释名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

  • 卷一百三十七 草部·大黄

    释名黄良、将军、火参、肤如。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用大…

  • 卷二十五 果部·银杏

    释名白果、鸭脚子。 气味(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

  • 卷十七 土部·白瓷器

    气味平、无毒 主治鼻血不止。用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计入鼻,血立止。吐血不止。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送下。三付即愈。小便淋痛。用真定白瓷,煅过,研末二两,生、熟地黄末各一两,…

  • 卷二百零五 草部·射干

    释名乌扇、乌 、乌吹,乌蒲、凤 、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喉痹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