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神方·渗湿汤

  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此药能暖脾胃,辟风寒,祛瘴疫,除风湿。

  浓朴(二两) 丁香 甘草 附子(各一两) 砂仁 干姜 肉果(面裹煨透) 高良姜(各八钱)

  锉碎。每用五钱加姜三片,枣三枚,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十一 神方·草神丹

      此丹大补脾肾,治阴毒伤寒,阴疽痔漏,水肿臌胀,中风半身不遂,脾泄暴注,久痢,黄黑疸,虚劳发热,咳嗽咯血,两胁连心痛,胸膈痞闷,胁中如流水声,童子骨蒸,小儿急慢惊风,痘疹变黑缩陷…

  • 卷九 卷上·要知缓急

      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体认病情,而用药缓急合当,乃医家第一要着。)若急病而用缓药,是养杀人也。缓病而用急药,是逼杀人也。庸医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当用何药,概以温平试…

  • 卷二十五 卷下·痫证

      有胎痫者,在母腹中,母受惊,惊气冲胎,故生子成疾,发则仆倒,口吐涎沫,可服延寿丹,久而自愈。   有气痫者,因恼怒思想而成,须灸中脘穴而愈。(胎痫出于母腹,俗所谓三搐成痫者也。…

  • 卷六 神方·四神丹

      此丹治病,功力与延寿丹同,治虚证更多,能止怔忡、惊悸诸般大病。   同前三黄丹,外加辰砂五钱。   制法、合法、丸法俱如前。每服四十丸,空心白汤下。

  • 卷五十七 卷中·怔忡

      凡忧思太过,心血耗散,生冷硬物损伤脾胃,致阴阳不得升降,结于中焦,令人心下恍惚,当以来复丹、金液丹、荜澄茄散治之。若心血少者,须用独骸大丹,次则延寿丹亦可。(忧思之伤,怔忡之本…

  • 卷七十五 神方·定风散

      治破伤风及洗头、牙槽等风,牙关紧急,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若一二日者,服此可治,五七日者难治,须急灸脐下三百壮。   川乌(炮,二两) 防风(二两) 雄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

  • 卷四十二 卷中·两胁连心痛

      此证由忧思恼怒,饮食生冷,醉饱入房,损其脾气,又伤肝气,故两胁作痛。庸医再用寒凉药,重伤其脾,致变大病,成中满、番胃而死。或因恼怒伤肝,又加青陈皮、枳壳实等重削其肝,致令四肢羸…

  • 卷十六 神方·荜澄茄散

      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等证。   荜澄茄 高良姜 肉桂 丁香 浓朴(姜汁炒) 桔梗(去芦) 陈皮 三棱(炮,醋炒) 甘…

  • 卷五 卷下·噎病

      肺喜暖而恶寒,若寒气入肺或生冷所伤,又为庸医下凉药冰脱肺气,成膈噎病。觉喉中如物塞,汤水不能下,急灸命关二百壮,自然肺气下降而愈。(噎病之多死者,皆由咽中堵塞,饮食不进,医人畏…

  • 卷六 卷下·咳嗽

      咳嗽多清涕者,肺感风寒也,华盖散主之。若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令人胸膈作痞,咳而呕吐,五膈散主之。咳嗽烦躁者,属肾,石膏丸主之。大凡咳嗽者,忌服凉药,犯之必变他证,忌房事,恐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