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卷中·喉痹

  此病由肺肾气虚,风寒客之,令人颐颔粗肿,咽喉闭塞,汤药不下,死在须臾者,急灌黄药子散,吐出恶涎而愈。此病轻者治肺,服姜附汤,灸天突穴五十壮亦好;重者服钟乳粉,灸关元穴,亦服姜附汤。

  【治验】

  一人患喉痹,痰气上攻,咽喉闭塞,灸天突穴五十壮,即可进粥,服姜附汤,一剂即愈,此治肺也。

  一人患喉痹,颐颔粗肿,粥药不下,四肢逆冷,六脉沉细。急灸关元穴二百壮,四肢方暖,六脉渐生,但咽喉尚肿,仍令服黄药子散,吐出稠痰一合乃愈,此治肾也。

  一人患喉痹,六脉细,余为灸关元二百壮,六脉渐生。一医曰:此乃热证,复以火攻,是抱薪救火也。遂进凉药一剂,六脉复沉,咽中更肿。医计穷,用尖刀于肿处刺之,出血一升而愈。盖此证忌用凉药,痰见寒则凝,故用刀出其肺血,而肿亦随消也。(先生治肺治肾之法,千古卓见。况咽喉之证,风火为患,十有二三,肺肾虚寒,十有八九。喉科不明此理,一味寒凉,即有外邪,亦致冰伏,若元本亏损,未有不闭闷致死者。所以咽喉妙法,第一开豁痰涎,痰涎既涌,自然通快,然后审轻重以施治,姜附、灼艾,诚为治本之法,但人多畏之,而不肯用耳。然当危急时,亦不可避忌,强为救治,亦可得生也。至于刺法,亦须知之。雍正四年,咽喉证甚行。友人之子沈礼庭亦患喉痹,次日即烂。予诊其两寸无力,两尺空散,乃阴虚火动,以七味丸作汤与服一剂,证虽未减而痛势少缓。邻家强其延喉科视之,彼医笑予动辄用热药,不知此乃阳明热甚证,火性急速,故一日而喉即腐溃,岂可用温补剂耶!乃投白虎二剂,服未半,而神气改常,语言错乱,甚至颠倒不眠,其家惶急,复延予。予诊其脉乱而八九至,予曰∶果病阳明燥火,石膏实为良剂。今系无根之焰,而妄用白虎,使胃络陷下,而不能上通,故心神失守。以归脾汤加桂饮之,甫一剂而神恬脉静矣。噫!彼喉科一无学之人,妄为评品大方,乱投汤药,几至杀人,亦愚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8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三十 卷下·带下

      子宫虚寒,浊气凝结下焦,冲任脉(即子宫也)不得相荣,故腥物时下。以补宫丸、胶艾汤治之。甚者灸胞门、子户穴各三十壮,不独病愈而且多子。(带下之证,十有九患,皆由根气虚而带脉不收引…

  • 卷六十一 神方·丁香丸

      治宿食不消,时发头疼,腹痛。   丁香 乌梅肉 青皮 肉桂 三棱(炮,各二两) 巴豆(去油,一两)   为末,米糊丸黍米大,白汤下七丸,小儿三丸。

  • 卷四十七 神方·如圣饼

      治大肠冷热不调,下赤白痢,及大人小儿一切积滞。   密陀僧(五钱) 诃子(大者八个,火煨去核) 硫黄(三钱) 轻粉(二钱) 石燕(一对,洗净烧红,酒 )为末。面糊丸龙眼大,捏作…

  • 卷十七 卷中·汗后发噫

      由于脾肾虚弱,冷气上奔也,服姜附汤、来复丹。(此症当是发呃,若噫证无死人之理,观后二案可见。)   【治验】   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

  • 卷九十四 神方·附∶金线重楼治证

      金线重楼俗名金线钓虾蟆,采得去外黑粗皮,用石头打碎,勿见铁器。   晒干为末,小罐收贮。凡一切要吐痰涎之证,用代瓜蒂最妙。   一治风痰结胸,用一钱,阴阳水和服,吐去痰即愈。 …

  • 卷六十六 卷中·便闭

      老人气虚及妇人产后少血,致津液不行,不得通流,故大便常结,切忌行药,是重损其阴也。止服金液丹,久久自润,或润肠丸亦可。又大小便主肾,肾开窍于二阴,能营运津液,若肾气虚则二便皆不…

  • 卷九 神方·全真丹

      此丹补脾肾虚损,和胃,健下元,进饮食,行湿气。治心腹刺痛,胸满气逆,胁下痛,心腹胀痛,小便频数,四肢厥冷,时发潮热,吐逆泄泻,暑月食冷物不消,气逆痞闷,男女小儿面目浮肿,小便赤…

  • 卷九十 神方·醒脾丸

      治久疟不瘥。   川乌(五两,姜汁浸去黑皮,切片) 大蒜(三两,煨去皮)   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小儿量减。

  • 卷三十六 卷下·产后虚劳

      生产出血过多,或早于房事,或早作劳动,致损真气,乃成虚劳。脉弦而紧,咳嗽发热,四肢常冷,或咯血吐血,灸石门穴三百壮,服延寿丹、金液丹,或钟乳粉,十日减,一月安。(凡虚劳而其脉弦…

  • 卷八 卷上·禁戒寒凉

      夫四百八病,大约热者居多,寒者最少。无怪乎河间论火,丹溪之补阴也。但泥二子之书而不考究《内经》,堕于偏颇,害人特甚。盖热病属阳,阳邪易散易治,不死。冷病属阴,阴邪易伏,故令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