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石部·石膏

释名
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主治
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此方名“鹊石散”。
小儿丹毒。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
骨蒸劳(外寒内热,附骨而蒸,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四肢渐细,脚上浮肿)。用石膏十两,研细,水调服。每服一茶匙,一天两次。
肺热喘嗽。用石膏二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生姜蜜汤送下。
痰热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钱,研细,人参汤送下。
胃火牙痛。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加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细。天天擦牙,有效。
老人风热(内热,目赤,头痛,视物模糊)。用石膏三两、竹叶五十片、沙糖一两、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叶,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调糖吃下。
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头痛,心烦,流鼻血。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风热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钱、面粉七钱,研细,加水调匀,锅里煅红。冷定后化在滚酒中,趁热服下。盖被发汗。连服药三日,病愈。
雀目(按:即黄昏后不能视服)。用石膏粉一钱放在两薄片猪肝中,外用绳捆好,在沙锅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
湿温,烦渴,多汗。用石膏、灸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两小匙,热水送下。
水泻,腹内如雷呜。用火煅石膏,加米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铅丹为衣。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妇女乳痈。用石膏煅红,研细。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服药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药一次,即见效。
油伤火烧。用石膏粉敷上。
刀伤。用石膏、沥表,等分为末,扑洒伤处,不要沾水。
疮口不收。用石膏烧红,研以二两,加铅丹半两,共研为末,洒疮上。此方名“红玉散”。
口疮咽痛。用石膏煅过,取三两,加丹砂三钱半,脑子少许,共研细,点患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8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十九 果部·橡实

    释名橡斗、皂斗、栎 、柞子、茅、栩。 气味实:苦、微温、无毒。斗壳:涩、温、无毒。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实:下痢。用橡实二两、楮叶(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乌梅汤…

  • 卷五十五 石部·宝石

    释名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 主治…

  • 卷十一 果部·楂子

    释名木桃、和圆子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断痢,去恶 心咽酸。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 卷二百五十七 草部·香蒲、莆黄

    释名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乳痈。用香蒲草根捣烂贴患处,同时煎汁边根服下。热毒下痢。用香蒲根二两、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舌胀满口。用蒲黄频搽,…

  • 卷三十六 土部·烧尸场上土

    附方《本草拾遗》曰:好魇多梦,烧人灰,置枕中、履中,自止。《集玄方》曰:脚底多汗,烧人场上土,铺于鞋底内蹉之。灰亦可。

  • 卷十二 石部·硇砂

    释名亦名 砂、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 气味咸、苦、辛、温、有毒。 主治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用硇砂二两、桃仁一两(去皮)。先以酒一小碗煮硇砂,沸十多次,去掉砂石,加入…

  • 卷四 兽部·牛

    气味黄牛肉:甘、温、无毒。牛乳:甘、微寒、无毒。牛脑:甘、温、微毒。角胎:苦、温、无毒。牛尿:苦、辛、微温、无毒。牛屎:苦、寒、无毒。 主治牛乳:风热毒气。用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

  • 卷二百七十二 草部·石胡荽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

  • 卷五十一 果部·葡萄

    释名蒲桃、草龙珠。 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热淋涩痛。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胎上冲心。用葡萄汤饮服,好…

  • 卷十六 金部·铁粉

    释名乃钢铁飞炼而成。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惊 发热。用铁粉少许,水调服。伤寒发狂,胡言乱走。用铁粉二两、龙胆草一两,共研细,磨刀水调服。每服大人一钱,小儿五分。疔疮。用铁粉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