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衄血

伤寒皮毛外闭,卫气莫泄,经脉郁隆,而傍无透窍,势必上寻出路,发于鼻孔。卫气升腾,冲逼营血,随而上溢,是为衄证。衄则卫泄病除,亦同汗解。但营血上溢,损伤颇重。此麻黄、青龙之证,失不早服,故至于此。将衄之时,必先脉浮头痛,鼻燥口干。此际早以麻黄发表,则无衄理。若卫郁热盛,宜加石膏、生地,发卫气而凉营血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伤寒营闭卫郁,则生表寒,中风卫闭营郁,则生里热,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则寒热往来,形状如疟。盖寒伤营则营欲泄,泄而不透,故敛束卫气而为寒,风伤卫则卫欲闭,闭而不开,故遏逼营血而为热。…

  • 《伤寒说意》_阴阳消长

    伤寒热少厥微,其厥第觉指头寒冷,是热退而阴复也。但默默不欲饮食,时觉烦躁,此热犹未除也。迟至数日,小便利而色白者,方是热除也。除则烦去而欲食,其病为愈。若厥而作呕,胸胁烦满者,此甲…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结胸证

    结胸大陷胸汤证 结胸者,将来之阳明腑证,下早而成者。胃腑燥热,汗亡里阴,则入阳明,胸膈湿热,下陷表阳,则成结胸。阳明戊土,化气于燥金,是以胃热则生燥,太阴辛金,化气于湿土,是以肺热…

  • 《伤寒说意》_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88】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宜禹余粮丸。 方本阙。下方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所载。 【40】禹余粮丸※ 禹余粮四两 人参三两 附子二枚 五味子三合 茯苓三…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痞证

    痞证表里 痞证者,将来之太阴脏证,误下而成者。胃主降浊,脾主升清,人之心下虚空者,清阳升而浊阴降也。下伤中气,升降失职,浊阴上逆,则心下痞塞,清阳下陷,则大便泄利,故痞证必兼下利,…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 太阳经病,土负水胜,则入少阴肾脏。如汗后漏泄不止,表疏恶风,小便艰难,四肢微急,屈伸不柔者,此汗泄而阳亡也。经络之阳,根于肾水,宜桂枝加附子汤,以培阳根也。若…

  • 《中医眼科备读》

    作者:聂天祥 致读者 前言 编者说明 《中医眼科备读》目录 卷一 目论语摘 概论 散清补泻 通利玄府 概论 五轮辨证 辨虚实、阴阳、经络 辨风热湿痰 辨目病难易 六淫 精亏 血病 …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太阳经病,而兼内热,是大青龙证。经病已解,内热未清,肺津消耗,续成燥渴,宜白虎汤,知母、石膏,清其肺金,甘草、粳米,培其脾土。 盖辛金化气于湿土,戊土化气于燥金,太阴旺则辛金化气而…

  • 《伤寒说意》_阳明入太阴证

    溏泄哕噫 阳明病,胃阳旺者,则当能食,至燥矢结塞,胃气上逆,乃呕不能食。若初传胃腑,即不能食,是阳虚而胃寒也。再见小便不利而手足汗出,是湿寒凝滞,阳不内藏而发泄于四肢也。四肢为诸阳…

  • 《伤寒说意》_便脓血

    少阴病二三日,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以至日久而便脓血者,此水寒土湿,脾陷肝郁,而为痛泄,乙木不达,血必下瘀,以血司于肝,温则升而寒则陷,陷而不流,湿气郁腐,故化为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