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营卫解

肺主气,气行于皮毛则为卫,肝主血,血行于经络则为营。然肺藏卫气,肝藏营血,而实则皆出于中焦,以气血乃水谷之变化。中焦者,消磨水谷,变化气血之枢轴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盖水谷之气,有清有浊。水谷入胃,脾阳消磨,散其精华,化生气血,内自脏腑,外达经络。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剽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营者,脉中之血,血中之气,是谓营气。营气在脉,随宗气流行。谷精之化营气,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宗气。宗气者,贯心肺而行呼吸。营气之行,以息往来,血之流动,气送之也。

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六动,气行六寸。人之经脉,六阴六阳以及任、督、两跷,计合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之中,漏下百刻,以分昼夜。二百七十息,水下二刻,气行十六丈二尺,是谓一周。一万三千五百息,水下百刻,脉行八百一十丈,人气五十营于身,一日之度毕矣。

营气初行,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以肺主气而朝百脉也。自手之太阴阳明,注足之阳明太阴,自手之少阴太阳,注足之太阳少阴,自手之厥阴少阳,注足之少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周而复始,阴阳相贯,营周五十,明日寅时,又会于气口。此营气之度也。

卫气者,不随宗气,而自行于脉外,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其行于阳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灵枢·卫气行》: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名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内眦,循手太阳,至名指之端。别者,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下至跗上,入中指之端。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从肾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亦周五十。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卫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出乎阳则寤,入乎阴则寐。此卫气之度也。

营起于气口,卫起于睛明,营气之行,阴阳相间,卫气之行,夜阴昼阳。起止不同,道路各异,非同行于一经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9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误汗亡阳

    凡少阴病,脉见微细,则经阳虚弱,不可发汗,汗则亡阳故也。阳虚于经,而尺脉弱涩者,则阳虚于脏,复不可下之也。 若少阴病,咳嗽而谵语者,此被火气逼劫,汗亡肾阳,下寒而上热故也。阳败湿增…

  • 《伤寒说意》_三阳合病发黄

    阳明中风,其脉弦浮而大,浮者,太阳之脉,大者,阳明之脉,弦者,少阳之脉,是三阳之合病也。而短气腹满,则有太阴证。太阴湿土,郁而生热,一身及于面目悉发黄色,鼻干尿涩,潮热嗜卧,时时哕…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汗后吐蛔 太阳经病,汗下亡阳,土湿水寒,木气不达,则病及厥阴肝脏。如脏腑素寒,复发汗,以亡其阳,胃冷而气逆,必吐蛔虫。

  • 《伤寒说意》_腹痛腹满

    伤寒胸中有热,腹中有肝胆之邪,肝邪克脾,则腹中疼痛,胆邪克胃,则欲作呕吐,是中脘虚寒,肝脾下陷而胆胃上逆,相火郁升而生上热也。宜黄连汤,黄连清上逆之相火,桂枝达下陷之风木,干姜温脾…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四)

    阳明从燥金化气,其经在太阳之次,肌肉之分,起鼻之交頞,挟口环唇,行身之前,下膈挟脐,循胫外,由足跗而走大指。 阳明为三阳之长,太阳经病不解,营卫内郁,二日必传阳明之经。阳气盛满,故…

  • 《伤寒说意》_少阴里证

    少阴病,脉微细沉数,此里气之实,不可发汗。凡一见脉沉,当急温之,宜四逆汤也(方在“太阴”)。 若脉既沉矣,再兼身体疼,骨节痛,手足寒冷者,是水胜而土负,宜附子汤,参、术,补中而培土…

  • 《伤寒说意》_厥阴乌梅丸证

    厥阴风木,生于肾水,而胎君火。水阴而火阳,阴胜则下寒,阳胜则上热。风动火郁,津液消亡,则生消渴。木性生发,水寒土湿,生意抑遏,郁怒冲击,则心中疼痛。木贼土败,脾陷则胃逆,故饥不欲食…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太阳经病,而兼内热,是大青龙证。经病已解,内热未清,肺津消耗,续成燥渴,宜白虎汤,知母、石膏,清其肺金,甘草、粳米,培其脾土。 盖辛金化气于湿土,戊土化气于燥金,太阴旺则辛金化气而…

  • 《伤寒说意》_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

    太阳表证不解,阳虚之人,积水郁动,或热渴饮冷,新水不消,乘表邪外束,泛滥逆行,客居心下,阻阴阳交济之路,致令胃气上逆,而为呕噫,肺气上逆,而为咳喘,胆火上逆,而为燥渴,土湿木贼,而…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三)

    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阳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太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