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咽痛

病人脉尺寸俱紧,是表里皆实,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阳亡而不守也,此属少阴脏病,必当咽痛而复吐利。以少阴水旺土湿,升降倒行,胃逆而贼于甲木,则为呕吐,脾陷而贼于乙木,则为泄利,甲木上冲,浊气壅塞,是以咽痛也。

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泻热而缓迫急也。不差者,与桔梗汤,散结而下冲逆也。咽喉疼痛,率缘浊气冲逆不降,宜半夏散,半夏降其浊,桂枝下其冲也。若咽喉生疮,不能语言,声音不出者,是浊气冲逆,伤其上窍也,宜苦酒汤,半夏降其浊,苦酒消其肿,鸡子发其声音也。

若上病咽痛,下病泄利,胸满而心烦者,以胆胃上逆,故咽痛胸满,肝脾下陷,故泄利,宜猪肤汤,猪肤、白蜜,润燥而除烦,清热而止痛,白粉收滑脱而止泄利也。

【93】甘草汤 八十六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94】桔梗汤 八十七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96】半夏散 八十八

半夏 桂枝去皮 甘草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95】苦酒汤 八十九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92】猪肤汤 九十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猪肤即猪皮。白粉即铅粉(白粉即铅粉 恐非也,铅有毒,亦不能炒香。应为米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5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六)

    少阳从相火化气,其经在阳明之次,筋脉之分,起目锐眦,循耳下颈,自胸贯膈,由胁里出外踝,循足跗而走名指。病则经气壅遏,不能顺降,故胸痛胁痞。相火上炎,故口苦咽干。阳气升浮,是以目眩。…

  • 《伤寒说意》_风寒解

    风者,天地之生气,寒者,天地之藏气。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旺于春,木气发生则风动,水旺于冬,水气蛰藏则寒作。盖春木司令,阳自地下东升,风动而冰解,则生气得政,冬水当权…

  • 《伤寒说意》_少阴连太阳经证

    少阴水脏,病则脉沉而恶寒,若始得之时,脉已见沉而反觉发热者,是少阴脏病而太阳经证未解也。宜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散太阳之经,附子温少阴之脏,细辛降肾气之逆也。 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内…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太阳经病,而兼内热,是大青龙证。经病已解,内热未清,肺津消耗,续成燥渴,宜白虎汤,知母、石膏,清其肺金,甘草、粳米,培其脾土。 盖辛金化气于湿土,戊土化气于燥金,太阴旺则辛金化气而…

  • 《伤寒说意》_风寒原委

    四时之气,木旺于春,水旺于冬。春木发生,则阳气敷布而为风,冬水蛰藏,则阴气凝肃而为寒。春非无寒,究竟风多而寒少,冬非无风,究竟风少而寒多。春之有寒者,春行冬令,非春气之正也,冬之有…

  • 《伤寒说意》_笔画索引

    二画 三画 十枣汤37 大承气汤41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53 大陷胸丸33 大陷胸汤32 大黄黄连泻心汤35 小建中汤53 小承气汤41 小青龙汤14 小柴胡汤52 小陷汤33…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三)

    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阳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太阴之…

  • 《伤寒说意》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 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自叙 …

  • 《伤寒说意》_呕吐

    伤寒传厥阴之脏,水寒土湿,木郁后泄,必自下利。医复吐下,以亡其阳,寒邪中格,肝脾已陷而为利,胆胃更逆而为吐,甚至饮食入口即吐者,此甲木逆行,相火升炎而上热也。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一)

    太阳以寒水主令,外在皮毛,卫护周身,为六经之纲领,故其脉浮。一被风寒,则皮毛闭塞,此经先病。其经起两目之内眦,自头下项,行身之背,挟脊抵腰,由外踝而走小指。风寒外束,经脉不舒,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