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卷下·头痛

  风寒头痛则发热、恶寒、鼻塞、肢节痛,华盖、五膈、消风散皆可主。若患头风兼头晕者,刺风府穴,不得直下针,恐伤大筋,则昏闷。向左耳横纹针下,入三四分,留去来二十呼,觉头中热麻是效。若风入太阳则偏头风,或左或右,痛连两目及齿,灸脑空穴二十一壮,其穴在脑后入发际三寸五分,再灸目窗二穴,在两耳直上一寸五分,二十一壮,左痛灸左,右痛灸右。(头风之病,证候多端,治得其法者殊少,致为终身痼疾,先生刺灸二法甚妙,无如医者不知,病者畏痛奈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2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五 卷中·太阴见证

      太阴湿土内属于脾,其脉弦紧,外证不呻吟,四肢不痛,身不甚热,时自汗自利,手足冷多痰唾,服保元丹、姜附汤,十日后汗出而愈。(此证温治若早,愈亦甚速,稍不审察,害人亦易。)又一证发…

  • 卷四十三 神方·八仙丸

      治脾胃久冷,大便泄泻,肠中 痛,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等证。   附子(炮) 高良姜 荜茇 砂仁 肉豆蔻(各一两) 生姜(三两) 浓朴(四两,姜汁制)为末。醋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五…

  • 卷十四 卷中·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不然恐成虚劳中满。(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

  • 卷十六 卷中·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宜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经》云∶热虽甚不死。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热药之过,一凉可解,凉药之误,十热难瘳。又积热易…

  • 卷五十一 卷下·蝼蛄疖

    风寒凝于发际,或冷水沐头,小儿头上生疖,麻油调百花散涂之。如脑痈初起,亦服救生汤。

  • 卷七 神方·五福丹

      此丹功力与延寿丹、中丹同,又能壮阳治阳萎,于肾虚之人功效更多。   雄黄 雌黄 硫黄 辰砂 阳起石各五两。制法、合法、丸法皆如前,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

  • 卷五十五 神方·补肝丸

      能补肝肾之气,服还睛丸后多服此药。   台椒(炒) 仙灵脾(剪去边弦,蜜水炙) 白蒺藜(炒去刺)   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米汤下,三十丸。

  • 卷四十八 卷下·胎寒腹痛

    藏气虚则生寒,寒甚则腹痛,亦有胎中变寒而痛者。调硫黄粉五分,置乳头令儿吮之即愈。三四岁者,服来复丹。

  • 卷八十 神方·消瘿散

      治气瘿多服取效,血瘿不治。   全蝎(三十枚,去头足) 猪羊靥(即膝眼骨,各三十枚,炙枯) 枯矾(五钱)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饴米糖拌吞或茶任下。

  • 卷四十三 卷中·消渴

      此病由心肺气虚,多食生冷,冰脱肺气,或色欲过度,重伤于肾,致津不得上荣而成消渴。盖肾脉贯咽喉,系舌本,若肾水枯涸,不能上荣于口,令人多饮而小便反少,方书作热治之,损其肾元,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