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卷中·头晕

  此证因冷痰聚于脑,又感风寒,故积而不散,令人头旋眼晕,呕吐痰涎,老年人宜服附子半夏汤,少壮人宜服半夏生姜汤。若用凉剂则临时有效,痰愈凝而愈固,难以速效矣。(此即所谓头风证,故有冷痰聚脑,又感风寒之说,若头晕则纯属于虚,盖肝虚则血不上荣,肺虚则清阳不运,肾虚则厥成颠疾,心虚则火炎浮越。

  夫风虚痰火,间或有之,至于头风虚证不少,不可不知。)

  【治验】

  一人头风,发则旋晕呕吐,数日不食。余为针风府穴,向左耳入三寸,去来留十三呼,病患头内觉麻热,方令吸气出针,服附子半夏汤永不发。华佗针曹操头风,亦针此穴立愈。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左耳横下针,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此针法奇妙,须与高手针家议之,方得无误。)

  一人起居如常,但时发头痛,此宿食在胃脘也,服丁香丸十粒而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5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五十 卷中·中风人气虚中满

      此由脾肾虚惫不能运化,故心腹胀满,又气不足,故行动则胸高而喘。切不可服利气及通快药,令人气愈虚,传为脾病,不可救矣。宜金液丹、全真丹,一月方愈。重者,灸命关、关元二百壮。(肾虚…

  • 卷二 卷下·肠痈

      此由膏粱饮酒太过,热积肠中,久则成痈,服当归建中汤自愈。若近肛门者,用针刺之,出脓血而愈。(此证身皮甲错,腹皮急胀如肿,甚者腹胀大,转有水声,或绕脐生疮,若脐间出脓者不治。大法…

  • 卷一 卷下·阴茎出脓

      此由酒色过度,真气虚耗,故血化为脓,令人渐渐羸瘦,六脉沉细。当每日服金液丹、霹雳汤,外敷百花散。五六日,腹中微痛,大便滑,小便长。忌房事,犯之复作。若灸关元二百壮,则病根去矣。…

  • 卷七十六 神方·安虫散

      治虫攻心痛,吐清水。如蛲虫,发则腹胀,寸白虫则心痛,并治之。   干漆(炒至烟尽,五钱) 鹤虱(炒净) 雷丸(切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二钱,小儿一钱,米汤下。

  • 卷五十九 神方·薄荷散

      治心肺壅热,头目不清,咽喉不利,精神昏浊,小儿膈热。   真薄荷(二两) 桔梗(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   为末。每服四钱,灯心煎汤下。

  • 卷二十七 神方·三五七散

      治贼风入耳,口眼 斜之证。   人参 麻黄(去节) 川芎 官桂 当归(以上各一两) 川乌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次。

  • 卷七十八 神方·换骨散

      治癞风,面上黑肿,肌肉顽麻,手足疼痛,遍身生疮。先灸五脏俞穴,后服此药。   乌蛇(去头尾酒煮取肉) 白花蛇(同上制法) 石菖蒲 荆芥穗 蔓荆子 天麻(酒炒) 胡首乌(小黑豆拌…

  • 卷二十 神方·附子半夏汤

      治胃虚,冷痰上攻,头目旋晕,眼昏呕吐等证。   川附 生姜(各一两) 半夏 陈皮(去白,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七钱,加姜七片,水煎服。

  • 卷六十九 卷中·肠癖下血

      此由饮食失节,或大醉大饱,致肠胃横解,久之冷积于大肠之间,致血不流通,随大便而出,病虽寻常,然有终身不愈者。庸医皆用凉药止血,故连绵不已。盖血愈止愈凝,非草木所能治也。正法∶先…

  • 卷十八 卷中·肺伤寒

      肺伤寒一证,方书多不载,误人甚多,与少阴证同,但不出汗而愈,每发于正二腊月间,亦头疼,肢节痛,发热恶寒,咳嗽脉紧,与伤寒略同,但多咳嗽耳。不宜汗,服姜附汤,三日而愈。若素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