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卷上·须识扶阳

  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今人只是爱趋死路,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悉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及至委顿,亦不知变迁。或遇明眼之医,略启扶阳之论,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负,施姜附尚且难入,而丹药、灼艾之说,断乎其不可行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1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十二 卷下·头痛

      风寒头痛则发热、恶寒、鼻塞、肢节痛,华盖、五膈、消风散皆可主。若患头风兼头晕者,刺风府穴,不得直下针,恐伤大筋,则昏闷。向左耳横纹针下,入三四分,留去来二十呼,觉头中热麻是效。…

  • 卷二十 神方·附子半夏汤

      治胃虚,冷痰上攻,头目旋晕,眼昏呕吐等证。   川附 生姜(各一两) 半夏 陈皮(去白,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七钱,加姜七片,水煎服。

  • 卷四十四 卷中·着恼病

      此证方书多不载,人莫能辨,或先富后贫,先贵后贱,及暴忧暴怒,皆伤人五脏。多思则伤脾,多忧则伤肺,多怒则伤肝,多欲则伤心,至于忧时加食则伤胃。方书虽载内因,不立方法,后人遇此皆如…

  • 卷十五 卷下·奔豚

      此由肾气不足,又兼湿气入客小肠,连脐发痛,或上或下,若豚之奔,或痛连外肾成疝气者,服塌气散、茱萸丸、金铃子丸或蟠葱散。(奔豚与疝不同,混淆不得,从小腹而上,抵心者,奔豚也;从少…

  • 卷二十六 卷中·破伤风

      凡疮口或金刃破处,宜先贴膏药以御风,不然致风气入内,则成破伤风。此证最急,须早治,迟则不救。   若初得此时,风客太阳经,令人牙关紧急,四肢反张,项背强直,急服金华散,连进二三…

  • 卷八十九 神方·朱砂丸

      治小儿膈热消痰。   半夏(制) 辰砂(各五钱) 杏仁(三十粒,去皮)   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或五七丸,食后薄荷汤下。

  • 卷六十九 神方·剪红丸

      治远年近月,肠 下血。   吴茱萸(去梗,二两) 荆芥穗(二两) 川乌(一两)   上炒黄色,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 卷二十八 神方·蜜犀丸

      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不利,小儿惊风,发搐。   槐角(炒,四两) 当归 川乌 元参(炒,各二两) 麻黄 茯苓(乳拌) 防风 薄荷 甘草(各一两) 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

  • 卷六十四 神方·石膏丸

      治肾厥头痛,及肾虚咳嗽,烦闷,遗尿。   石膏(一两) 硫黄(一两) 硝石(一两,合硫黄同研) 天南星(一两,用生姜一两同捣)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食前米饮下五十丸,日二次…

  • 卷四 神方·中丹

      此丹补肾气,壮筋骨,延年不老,治脾疟,黄黑疸,脾泄久痢,虚肿水肿,女人血崩白带,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及暴注肠滑,洞泄,中风,诸般疮毒,皆效。   雄黄(十两) 赤石脂(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