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卷中·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宜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经》云∶热虽甚不死。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热药之过,一凉可解,凉药之误,十热难瘳。又积热易解而易治,沉阴难愈而难明,临证之工大宜体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8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三十一 神方·祛风散

      治风寒头痛,遍身拘急,破伤风,洗头风,牙槽风,肩背 直,口噤。   天南星(二两,泡) 生姜(一两,同南星制)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   共为末。每服四钱,姜七片水煎服,…

  • 卷三十八 卷下·惊风

      风木太过,令人发搐,又积热蓄于胃脘,胃气瞀闭,亦令卒仆,不知人事。先服碧霞散吐痰,次进知母黄芩汤,或青饼子、朱砂丸皆可。若脾虚发搐,或吐泻后发搐乃慢惊风也,灸中脘三十壮,服姜附…

  • 卷二 序·进医书表

      臣闻医家正道,《内经》为真,《内经》言病最详,而无治病之法,故黄帝又与岐伯撰出《灵枢》,实为医门所最急者也。嗣后,秦越人根据《内经》旨趣,而演八十一难、九针之说,晋皇甫士安采《…

  • 卷二 卷下·肠痈

      此由膏粱饮酒太过,热积肠中,久则成痈,服当归建中汤自愈。若近肛门者,用针刺之,出脓血而愈。(此证身皮甲错,腹皮急胀如肿,甚者腹胀大,转有水声,或绕脐生疮,若脐间出脓者不治。大法…

  • 卷九 卷上·要知缓急

      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体认病情,而用药缓急合当,乃医家第一要着。)若急病而用缓药,是养杀人也。缓病而用急药,是逼杀人也。庸医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当用何药,概以温平试…

  • 卷五十三 卷中·吞酸

      凡人至中年,脾气虚弱,又伤生冷硬物,不能营运,蕴积中焦,久之变为郁火、停疾,故令噫气,久则成中满、腹胀之证。须服草神丹、全真丹、金液丹皆可。(吞酸为病虽微,致害非浅,苟不慎节饮…

  • 卷十八 卷下·手颤病

      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盛则四肢实,实则四体轻便。若手足颤摇不能持物者,乃真元虚损也。常服金液丹五两,姜附汤自愈。若灸关元三百壮则病根永去矣。(手足颤摇,终身痼疾,若伤寒初起如是者…

  • 卷三十一 卷下·乳痈

      良田藏气虚衰,血脉凝滞,或为风寒所客着而成痈矣。若阳明蕴热,亦能成此。先觉憎寒壮热,服救生汤一剂,若迟三五日,宜多服取效。

  • 卷三十六 卷下·产后虚劳

      生产出血过多,或早于房事,或早作劳动,致损真气,乃成虚劳。脉弦而紧,咳嗽发热,四肢常冷,或咯血吐血,灸石门穴三百壮,服延寿丹、金液丹,或钟乳粉,十日减,一月安。(凡虚劳而其脉弦…

  • 卷六十 卷中·神痴病

      凡人至中年,天数自然虚衰,或加妄想忧思,或为功名失志,以致心血大耗,痴醉不治,渐至精气耗尽而死,当灸关元穴三百壮,服延寿丹一斤。此证寻常药饵皆不能治,惟灸艾及丹药可保无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