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什么?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循经传感探经络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 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γ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90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17/2025 12:36
下一篇 06/17/2025 12:36

相关推荐

  • 乙肝能不能吃柠檬

    乙肝能不能吃柠檬 宜吃 柠檬 柠檬营养指标(100克含量) 热量 35kcal 蛋白质 1.1g 脂肪 1.2g 碳水化合物 6.2g 膳食纤维 1.3g 维生素C 22mg 宜吃…

  • 老人尿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人尿频可能为以下原因所引起:1.生理因素。如果老年人在日常饮水过多,或者是经常服用一些利尿的药物,就可导致尿频。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调理。2.泌尿系统感染。由于老年…

  • 吃鱼油和磷脂胶囊能预防脑血管疾病吗?

    鱼油是人体血管中非常好的清道夫,不仅可以预防血管疾病,还可以作为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的首选保健药物。卵磷脂作为一种功能性保健食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卵磷脂具有乳化和分解油脂的…

  • 烧心可以吃苹果吗

    患者出现烧心是可以吃苹果的,因为烧心症状主要是和胃酸分泌过多有着密切关系,而苹果是属于温性水果,并且也属于碱性的食物,所以在烧心的状态下适当食用苹果,可以中和胃酸并且降低胃酸浓度,…

  • 高血压能吃核桃仁吗

    高血压可以适量吃核桃仁。核桃仁营养丰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及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病后虚弱、营养不良、神经衰弱、动脉硬化等人群,都可以吃核桃仁,来促进身体健康恢复。《本…

    06/17/2025
  • 心律失常能不能吃蚝油

    心律失常能不能吃蚝油 宜吃 蚝油 宜吃 原因 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适量吃蚝油。蚝油是一种动物性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

  • 天香炉草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天香炉草药 功 祛风化痰、止血散瘀 宜 便血者 忌 无特殊禁忌人群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天香炉草药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可入药,具有祛风化痰、止血散瘀…

  • 多汗症能不能喝红酒

    多汗症能不能喝红酒 宜喝 红酒 宜喝 原因 多汗症患者可以适量喝红酒。红酒中含有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乙醇、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多汗症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会使患…

  • 怀孕初期阶段可以吃芋头吗

    芋头可以在怀孕早期食用。芋头富含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适合孕妇食用。此外,芋头富含纤维素,孕妇食用芋头可有效缓解孕期便秘。芋头口感软、甜、粘,营养价值与马铃薯相似,不含茄碱,…

  • 小便的时候出现灼烧感该如何调理

    小便时出现了尿道烧灼感,首先考虑是尿道感染引起。如果症状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生活护理来进行调理。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尽量清淡一些,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辣椒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