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卷下·粳米〈平〉

  (一)主益气,止烦(止)泄。其赤则粒大而香,不禁水停。其黄绿即实中。〔嘉〕

  (二)又,水渍有味,益人。都大新熟者,动气。经再年者,亦发病。江南贮仓人皆多收火稻。其火稻宜人,温中益气,补下元。烧之去芒。春舂米食之,即不发病耳。〔嘉〕

  (三)仓粳米∶炊作干饭食之,止痢。又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道。〔嘉·证〕

  (四)北人炊之于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嘉·证〕

  (五)久陈者,蒸作饭,和醋封毒肿,立瘥。〔嘉〕

  (又,毒肿恶疮∶久陈者,蒸作饭,和酢封肿上,立瘥。)〔证〕

  (六)又,研服之,去卒心痛。〔嘉〕

  (七)白粳米汁∶主心痛,止渴,断热毒痢。〔嘉〕

  (八)若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之,令人卒心痛,即急烧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嘉〕

  (九)淮泗之间米多。京都、襄州土粳米亦香、坚实。又,诸处虽多,但充饥而已。〔证〕

  (十)性寒。拥诸经胳气,使人四肢不收,昏昏饶睡。发风动气,不可多食。〔心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5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3/2024
下一篇 07/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三 卷中·黄鱼(鱼)〈平〉

      有毒。发诸气病,不可多食。亦发疮疥,动风。不宜和荞麦同食,令人失音也。〔证余〕

  • 卷七十七 卷上·茨(乌芋、荸荠)〈冷〉

      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痛。〔嘉〕

  • 卷十九 卷下·大麦

      (一)久食之,头发不白。和针沙、没石子等染发黑色。〔嘉〕   (二)暴食之,(亦稍似)令脚弱,为(下气及)腰肾间气故也。久服即好,甚宜人。〔心·嘉〕   (三)熟即益人,带生即…

  • 卷二十一 卷中·豹

      (一)肉∶补益人。食之令人强筋骨,志性粗疏。食之即觉也,少时消即定。久食之,终令人意气粗豪。唯令筋健,能耐寒暑。正月食之伤神。〔嘉·证〕   (二)脂∶可合生发膏,朝涂暮生。〔…

  • 卷二十九 卷下·白豆

      平,无毒。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嫩者可作菜食。生食之亦妙,可常食。〔嘉补〕

  • 卷六 卷下·薏苡仁〈平〉

      去干湿香港脚,大验。〔嘉〕

  • 卷五十六 卷中·鳗鲡鱼

      (一)杀(诸)虫毒,干烧炙之令香。(末,空腹)食之。三五度即瘥。长服尤良。〔嘉·证〕   (二)又,熏下部痔,虫尽死。患诸疮 及 疡风,长食之甚验。〔嘉〕   (三)腰肾间湿风…

  • 卷二十六 卷中·獭

      (一)獭肝∶主疰病相染,一门悉患者,以肝一具,火炙,末以水和方寸匕服之,日再服。〔嘉〕   (二)患咳嗽者,烧为灰,酒服之。〔证〕   (三)肉∶性寒,无毒。煮汁主治时疫及牛马…

  • 卷九十一 卷上·李〈平〉

      (一)主女人卒赤、白下∶取李树东面皮,去外皮,炙令黄香。以水三升,煮汁去滓服之,日再验。〔心·嘉〕   (二)谨按∶生李亦去骨节间劳热,不可多食之。临水食之,令人发痰疟。〔心·…

  • 卷二十五 卷下·荞麦〈寒〉

      (一)难消,动热风。不宜多食。〔心〕   (二)虽动诸病,犹压丹石。能练五脏滓秽,续精神。其叶可煮作菜食,甚利耳目,下气。其 (茎)为灰,洗六畜疮疥及马扫蹄至神。〔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