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妇人解·产后根原

  产后血虚气惫,诸病丛生,病则永年毕世,不得平复。弥月之后,气血续旺,乃可无虞。盖妊娠之时,胎成一分,则母气盗泄一分,胎气渐成,母气渐泄,十月胎完,而母气耗损十倍。寻常不过数胎,而人已衰矣。母气传子,子壮则母虚,自然之理也。

  但十月之内,形体虽分,而呼吸关通,子母同气,胎未离腹,不觉其虚。及乎产后,胎妊已去,气血未复,空洞虚豁,不得充灌,动即感伤,最易为病。胎时气滞血瘀,积瘀未尽,癥瘕续成者,事之常也。气血亏乏,脾虚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减者,亦复不少。而痉、冒、便难,尤为易致,是谓产后三病。

  血弱经虚,表疏汗泄,感袭风寒,是以病痉。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气损阳亏,凝郁内陷,群阴闭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气幽埋,不能透发,昏溃而迷罔也。津枯肠燥,阴凝气结,关窍闭涩,是以便难。便难者,糟粕艰阻,不得顺下,原于道路之梗塞,非关阳旺而火盛也。

  总之,胎气生长,盗泄肝脾,土虚木贼,为诸病之本。土气不亏,不成大病也。

  桃仁鳖甲汤

  桃仁三钱 鳖甲三钱 丹皮三钱 丹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瘀血蓄积,木郁腹痛者。

  内热,加生地。内寒,加干姜。

  桂枝丹皮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地黄三钱 当归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者。

  气虚,加人参。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

  桂枝栝蒌首乌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栝蒌根三钱 首乌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风伤卫气而病柔痉,发热汗出者。

  葛根首乌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葛根三钱 麻黄一钱 首乌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

  桂枝茯苓人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阳虚郁冒。

  苁蓉杏仁汤

  甘草二钱 杏仁二钱 白蜜一两 肉苁蓉三钱

  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治津亏木燥,大便艰难。

  姜桂苓砂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温服。

  治饮食不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3/2024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天人解·糟粕传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

  • 卷六·杂病解中·积聚根原

      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金匮》: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缘瘀血癥聚,不在子宫,…

  • 卷四·劳伤解·衄血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

  • 卷一·天人解·卫气出入

      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

  • 卷七·杂病解下·伤风根原

      伤风者,中虚而外感也。阳衰土湿,中脘不运,胃土常逆,肺金失降,胸中宗气不得四达,时时郁勃于皮毛之间。遇饮食未消,中气胀满,阻格金火沉降之路。肺金郁发,蒸泄皮毛,宗气外达,是以不…

  • 卷四·劳伤解·血脱

      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则脱亡而不守。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瘀少则结积而不下,瘀多则注泄而莫藏。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  …

  • 卷四·劳伤解·劳伤解

      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内有腐肠之药,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   古圣不作,医…

  • 卷四·劳伤解·精遗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阳归地下者,壬水之蛰藏也。壬水非寒则不藏,阴阳之性,…

  • 卷七·杂病解下·湿病根原

      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太阴以湿土主令,肺以辛金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胃以戊土而化燥,燥湿相敌,是以不病。人之衰也,湿气渐长而燥气渐消,及其病也,湿盛者不止十九,燥盛者未…

  • 卷四·劳伤解·溺血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