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热佐以发汗解表治疗感冒

刘某某,男,51岁,干部。1979年3月29日初诊。
病史:原有高血压,平时易感冒,本次感冒后服A.P.C3天(总量9克),每次服后出汗较多,汗后轻松,移时如故。乃改服中药。微恶风寒,体温不高,咳嗽吐白粘痰,动则出汗,咽干,喜饮水。心悸,闷气,头晕,背沉,精神疲乏,手足心发热,小腿拘急,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红,体胖,苔薄黄腻,脉数大。血压170/100毫米汞柱。此系阴液不足,外感风湿之邪。治宜滋阴清热,发汗解毒。

处方:青蒿40克 丹皮15克 玉竹30克 藿香15克 苏叶10克 白芍20克 陈皮10克 川朴10克 桑叶15克 菊花15克 杏仁10克 防风10克 焦三仙各10克 甘草10克
4月1日二诊:诸证减轻。因昨午饮食过量,目前唯感胃脘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大。表邪衰去大半,又致饮食伤胃,拟上方去防风加炒大白10克续服。
4月4日三诊:诸证再减,脘部舒适,惟卧时身微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大。邪虽再衰,营卫仍不调和,拟在首方基础上佐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上方去桑叶、菊花、杏仁,加棉芪30克,土白术10克。
4月9日四诊:诸证消失。为巩固疗效,续服下方善后:
棉芪25克 土白术12克 防风10克 青蒿40克 丹皮10克 川朴10克 葛根10克 炒大白10克 甘草10克 焦三仙各10克。

按:本例素体阳盛,阴液不足,感冒后又大量发汗,致使阴液更亏。所以本例治法只宜微微发汗,而不宜大汗,因大汗徒伤气阴,风邪能解,湿邪断然难去,故治宜滋阴清热为主,佐以发汗解表。仿加减葳蕤汤意,用玉竹滋阴生津;青蒿、丹皮清热凉血;桑叶、菊花、防风清热;杏仁宣肺止咳,藿香芳香化湿,焦三仙、川朴调理脾胃,共奏滋阴清热,解表疏散之功。 (关思友)

——本文摘自《临证实效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儿佝偻病的秘方

    简称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小儿常见病。其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大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双胎和人工喂养的小儿。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

  • 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热毒内盛。【治法】化痰开郁,散瘀解毒。【方名】栝蒌散。【组成】栝蒌实60克,败酱草15克,细辛15克,炮干姜15克,姜炙厚朴15克,炒桔梗15克,人参15克,…

  • 孕妇忧郁影响胎儿发育

    最近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孕妇很少向人述说自己的忧郁症状,但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孕妇有忧郁症的病状。因此,妊娠期间是妇女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忧郁症病的理想时间。研究结果表明…

  • 中、后期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邪热互结遏少阳,腮肿严重硬痛疼。发热不退或不热,散结消肿解热毒。芦根兰元芩枯草,贝蒡赤芍草河车。高热谵语胃热盛,加膏知母与生军。兼湿呕吐藿橘茹,睾丸肿疼胆金铃。 方药: 鲜芦根20…

  • 黄龙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黄龙汤 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9g) 芒硝(12g) 枳实(6g) 厚朴(3g) 当归(9g) 人参(6g) 甘草(3g)  (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

  • 真人养脏汤(纯阳真人养脏汤)方歌,组成与功效

    真人养脏汤(纯阳真人养脏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当归去芦 白术焙 各六钱(各18g)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15g)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八钱(各24g) …

  • 偏方治冻疮

    敷中药取白芨10克,凡士林100克,先将白芨研成细末,再将凡士林加入白芨粉中调成软膏,每天3次外涂患处,连用10天可治愈。(王先英)羊油冬季气温低,很多人常会生冻疮,手脚肿痛难忍,…

  • 睑废(左上睑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医案

    司某某,男,49岁,工人。于1973年9月15日就诊。素有高血压。半月前晨起发现左眼上睑不能睁,头痛头晕,面部郁胀、麻木,经某医院诊为“左上睑神经麻痹”,用西药治疗不效。检查:双眼…

  • 布袋丸的制法与功效作用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

  • 抗皱方十八

    丝瓜。在丝瓜收获后,于10月份采水。采水前夕,往根部多浇些水,将丝瓜茎距地面60厘米处切断,使之弯曲,切口向下,把丝瓜茎插入容量为1.8升的玻璃瓶内。瓶口用薄铝片包起来,在铝片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