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的中医辨证论治

邹某,男,45岁,水电设计院干部。初诊:1981年2月27日。主诉:发病3个月,口渴多饮而不得解,日饮水3瓶以上,小便黄,夜尿频多,每晚4~5次,纳食增多而形体日见消瘦,食后腹胀,大便干,口淡无味,肢体倦怠,检查血糖、尿糖无异常改变。服玉泉丸和类似处方无效。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辨证为湿热中阻,津不上承,宜芳化清利为治,投三仁汤加减。

藿香叶10g 佩兰叶10g 白蔻仁(后下)10g 法半夏10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草果仁3g 滑石(先煎)12g 芦根30g 通草6g

复诊:1981年3月2日。服药4剂后,口干渴大减,饮水减少,口中知味,小便次数减少,颜色转清。但脘腹灼热,入夜心胸烦闷,舌质仍红、苔中后黄腻,脉濡数,继与前法佐以甘寒清热、益胃生津之品。

丹皮10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白茅根18g 玄参10g 石膏(先煎)24g 知母10g 苍术10g 白蔻仁(后下)6g 藿香10g 甘草3g

服3剂后,口渴、溺频完全消除,饮食、二便已正常,脘腹灼热未再发生。苔净,脉象和缓,停药。

按:消渴一症,多认为是燥火内灼,津液枯竭,或虚热内动,精亏阴耗,责之肺燥、胃热、肾阴虚。上两例消渴投以多剂润燥养阴之剂罔效,盖因证非阴虚,病机在于湿热遏阻中焦,脾土受困,不能输转津液之故。《内经》指出:“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其行津液。”并论述了“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的过程。脾之气机受困,不能散精,致津不上承,故渴而饮多,水精直趋于下则饮一溲一。而脾之不能散精转输,在本案又因于湿热之结聚,湿热不除,则脾失健运,消渴终难消除。本案以三仁汤加减,芳香化湿、运脾生津。均在宣化中焦湿热的基础上调理中焦之升降转输,消除了脾为湿热所困,气不化津的症结。本案偏实,故加减又有不同,方中配伍苍术有敛脾精之功效,昔施今墨先生用以降血糖,治疗隐性糖尿病屡获佳效,今再伍以玄参,防其过燥,有制其所短而用其所长之妙。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安神剂

    心神不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虚症,症状为失眠,精神恍惚,惊悸健忘;二是心肝火盛的实症,症状为神志不宁,失眠多梦,惊狂烦躁。由重镇安神或滋养安神的药物为主组成,…

  • 香砂六君子丸治疗脾胃气虚疗效佳

    45岁的刘先生刚刚经历了腰椎手术,处于恢复期,可是食欲越来越差,香喷喷的饭菜,他一点儿都不想吃,还伴有腹部胀痛、拉肚子。西医说是消化不良造成的,给他开了帮助消化的西药,效果并不明显…

  • 仙桔汤—名医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名方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属于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未阐明,但与患者的精神、心理、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每天腹…

  • 治疗感冒的偏方9

    竹叶12克,杏仁、连翘各l0克,薄荷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风热感冒。

  • 阿米巴痢疾偏方

    处方与用法:仙鹤草20克,木棉花12克,厚朴花、木香、藿香、马蹄金、炒淮山、神曲、白头翁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功效:止血,杀虫,止痒,主治阿米巴痢…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42例

    我们采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42例,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按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及肝火亢盛的辨证标准,选择高血压病辨…

  •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一作"痓"),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

  •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 外科卷》

    《外科卷》共收录18位国医大师临证治疗常见的外科69种病症、226例医索,及54首效验方,选方精良,案例精辟,向读者展示了临证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经验读者重新来体会外科疾病的治疗除了…

  • 中药血余炭的功效与作用:治血崩一例

    许姓妇人,48岁,患血崩。1958年11月起病,每于月经来潮的头几天,血下如崩,即头晕卧床,10多天后月经渐止,需炖服人参等补品,才能起床作轻微之劳动。服中西药近5年未愈,曾用价值…

  • 清暑益气汤方歌方解,功用主治

     清暑益气汤 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