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皂角刺的临床应用

李老临床上将皂角刺(天丁)用治于痈肿、历节风等疾收到良效,其用量较大,视病者之体质和病情之轻重而定,最大可达120g.量少则杯水车薪,发不见效,药录病例三则如后。

 1.乳腺炎

丰某,女,28岁。产后9天,双侧乳房肿痛,伴胃寒发热,精神疲惫,纳差,便秘,尿短赤。经局部穿刺检查而确诊为“急性乳腺炎”,注射青链霉素7天及服中药2剂罔效,遂来李老处就诊。诊见左侧乳房有肿大,右侧乳房皮肤焮红,触痛明显,脉弦大,舌边尖略红,苔黄微腻。体温38.8°C,内细胞计数15x10^9/L,中性0.8,淋巴0.19,嗜酸性细胞0.01.综观脉证,证属气滞挟热毒所致,治宜理气消瘀解毒。

处方:天丁90g,鹿角片15g,赤芍10g,丝瓜络12g,橘荔核各(打)15g。水煎服。

服上药3剂后,肿块缩小而能活动,热退痛减,精神及食纳好转,二便正常,脉和缓,苔薄黄,舌质红。续进3剂而诸症消失痊愈。李老几十年来以天丁为主(大剂量)治疗早期脓未成之乳腺炎近千例,均获满意效果。

  2.痈肿

李某,男,30岁,工人。患者右侧髂窝处包块如鸡蛋大10余天,动辄疼痛,行走困难,经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后由友人介绍求诊于李老。诊见脉弦数,舌红笞薄黄,诊断为“腹股沟肿块”,此乃热壅血瘀,治宜清热破瘀消肿,方用天丁90g,穿山甲6g,水煎服,连服5剂肿块消失,行走如常而痊愈。彭某,男,40岁,患者右侧腿部肿硬作痛半年余,痛时腰不能直立,行动不便,经多方面检查,诊断为“静脉炎”,服用中医药而罔效,后由常听李老谈及天丁之作用的友人告诉患者,用天丁120g煎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20余天,腿痛消失而痊愈,甚为佩服。

按:天丁乃皂荚树之刺,又名“皂角刺”,为落叶乔木,其树枝干高大,叶似槐叶,瘦长而尖,夏由叶间抽茎开花,花呈穗状,色黄绿,枝间多剌,且刺上生刺,故其攻坚破疲之力尤甚。采荚时,因其剌多而难上树,只需以篾箍其树,一夜荚自落,此其异也,又皂树不结实时,只需将树凿一孔,孔内灌生铁1.5~2.5kg,外用泥封固,第二年皂树即开花结实。

杨士瀛曰:“皂荚刺能引诸药性上行,治上焦病。”朱丹溪曰:“能引至痈疽溃处,甚验。”李时珍云:“皂角刺治风杀虫功与皂角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神仙传》曰:“左轻骑军崔言一旦得大风恶疾,双目昏盲,眉发自落,鼻梁崩倒,势不可救,遇异人传方用皂角刺1.5kg蒸一时之久,砸干为末,食后浓煎大黄汤,调一匕饮之,一旬后眉发再生,肌润、目明,后入山修道,不知所终。”故北天丁辛温而开关利窍,又能攻毒导滞,破瘀消肿,其直达病所,溃痈散毒之力尤著。凡治外证,溃散之力颇强,内治之证,消除之功尤显。临床上可用于治小儿重舌,小便淋闭,肠风下血,肠风下痢,妇人乳痈腹内生疮,历节风及肌肉痈肿者等,若以米醋熬刺涂疮癣尤有奇效。

名医简介:

李幼安(1903-1995),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李老自1920年即习岐黄之术,步入杏林迄今巳有70余载,多年来他精专古籍,博览群书,勤于实践,专心致力于中医临床的研究。其见解精辟,医法圆通,临证经验丰富。1991年被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曾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丕显夫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先楚、湖北省省长黄知真会诊处方治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3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月经病方二

    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煮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尤宜于气虚月经先期、质清稀等症。

  • 《图解百草良方》

    百草治病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来,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与疾病的不断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药文化,…

  • 半夏泻心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寒热兼夹之症

    主治: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升降失司所致的痞满、肠鸣、呕吐、泄泻,舌质淡白或白腻或舌质略红,苔黄,脉微弦等寒热兼夹之症。 处方:半夏12克,黄芩10克,炮姜9克,泡参15克,甘草6克…

  • 天台乌药散(乌药散)方歌,功效与作用

    天台乌药散(乌药散) 出自《圣济总录》 【组成】 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 各半两(各15g) 槟榔锉 二个(9g) 川楝子十个(12g) 巴豆七十…

  • 黄褐斑的各种治疗方法

    黄褐斑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增生牲皮肤病,它多分布在鼻及鼻两侧,形似蝴蝶,故俗称“蝴蝶斑”。此斑表面光滑无皮屑,既不痒,也不痛,长期存在,多年不褪,但日晒后加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

  • 苍耳解毒汤:治疗鼻窦炎、额窦炎的中医验方

    功用:清热解毒。治鼻渊(包括现代医学所说鼻窦炎、额窦炎)。 处方:苍耳子(炒)10g,白芷13g,辛荑10g,薄荷10g(后下),金银花30g,野菊花30g,连翘30g,细辛4.5…

  • 中医验方汇选:蜂蜜大黄治烫伤,偏头痛方等

      祛风止咳汤 方药:泡参(南沙参)30克,麦冬、黄芩、杏仁、桑皮、荆芥、厚朴、知母、瓜蒌、枇杷叶各10克,苇根20克,甘草、薄荷各6克。 功效:益气生津,祛风宣肺。 主治:咽痒即…

  • 鸡眼、瘊子

    先用快刀将患处外部老皮削去。再涂上清凉油,用香烟火熏烤,至疼时稍坚持后拿掉烟火,一日二次,连用10天,半月后可脱落不发。

  • 清热解毒金银花

    “天地细蕴夏日长,金银两宝结鸳鸯,山盟不以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第六当夏令,便是金奶花爬满绿篱的时候。在药村中,金银花虽然算不上名贵,但中医早已证实,它肯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据现…

  • 百日咳食疗方

    蜂蜜250g,生姜捣汁20g,生梨捣汁20g,川贝母粉10g。以上四味同放瓷盆中搅匀,将盆至锅中隔水文火炖1小时,取出备用。每次1匙,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百日咳为儿童常见病,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