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桂枝汤证而有心下痞硬,或拘挛及喘者,加人参,并加芍药,生姜量。——《伤寒论》

桂枝、大枣、人参各6克,芍药、生姜各9.5克,甘草5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

补充:身痛,脉沉迟,或呕,或胸腹拘急,或下痢,心下膨满,按之有凝结物状而无痛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立方意义】上方加生姜量,以散内寒,而止呕吐;加芍药量,以和血脉而缓挛急;再加人参,健脾胃而强心脏。以原有桂枝,通血脉、驱外寒。甘草、大枣缓痛补虚,合治内寒、外寒,降水气,止呕吐,散痞鞭,解挛急,则证去而病自除。

【治疗范围】以具有桂枝汤证者之虚性心下痞鞭,少腹挛急,呕吐,身痛等为主。

【诸家经验谈】《续建殊录》: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闭,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汤,一服,不得下利,服三帖,下利如倾盆,身体冷痛,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地黄剂,使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先生(吉益南涯)诊之,心下痞鞭,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三帖,冲气即低,大便通快,经过二三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三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

编者按:大便不通,原因颇多,非可以一例用通利药治之,必须凭脉证、腹证,知其症结所在,而后采用合法之剂,或兼与适当之外治法,若因热用凉,因寒用热,寒热不显著者,用平温之剂,此治一般疾病之常法也。若本寒而用寒,本热而用热,违反病情,未有不致人于死地者,此老人具有虚性心下痞鞭,上逆头眩之证,其脉当系沉迟,一般医者,不加辨证,遽用峻下药以通大便,病人虽未致死,但已见冷痛、难卧、面赤等危殆之象,大便究未能通。南涯氏仅按其症状治疗,不通大便,迨症状既解,而大便遂亦自通,与其谓方剂之神妙,无宁谓善于辨证者使用方剂之神妙耳。

【凭证使用】虚弱者之感冒,胃痛,及风湿骨痛,汗后呈心脏衰弱现象者。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8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寸白虫(绦虫症)的中医治疗医案

    胡xx,女,51岁。〔主证〕病已7-8年,每当大便以前腹痛,少腹常有胀感,大便以后不时发现寸白虫片,魄门作痒,饮食正常,喜食甘味,大便通畅,因患此症多年,亦服多种驱虫之剂,但均失败…

  • 不孕症方九

    雷丸、郁金、石见穿各20克,百部、麦冬、槟榔、赤芍、桃仁、路路通各15克,桂枝、细辛各5克,丹皮、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水煎服,每周4剂。本方为杨宗盂专治不孕症方。

  • 《方药临证技巧70例》

    《方药临证技巧70例》以中药一方剂一医案解析为主线,按方药的功用主治分类,精选了临床最常用的70味中药,分别以这70味中药为主药的70首常用方剂,以及化裁运用这70首常用方剂辨证施…

  • 消化不良1的偏方

    鸡内金治消化不良用料:鸡内金7个。制法:将鸡内金晒干,放在瓦上烘焦,研末。用法:将鸡内金末用热水冲服。早晚饭前各一次,分7天服完。

  • 小儿损伤脾胃,高热咳嗽,恶心呕吐的治疗验方

    宿食停滞感外邪,高热咳嗽躁不宁。恶心呕吐食减退,腹胀仰卧苔黄腻。便有不化食奶瓣,脉象滑数实有力。清热化滞芩芥穗,知母石膏鲜芦根。麦芽楂曲莱菔炒,藿香陈半板兰根。 方药: 芥穗6g …

  • 百合固金汤,泻白散加减治疗阴虚肺燥长期干咳

    阴虚肺燥肺失肃,长期干咳无痰涎。音哑咽干时咳血,苔薄白涩脉细数。润肺止咳滋阴津,百合紫菀玉地骨。白前桑皮麦二地,沙贝枇杷元竹沥。 方药: 百合固金汤,泻白散加减: 百合10g 蜜紫…

  • 麻疹合并喉炎的治疗验方

    毒结会厌堵咽喉,咳如犬吠音嘶哑。呼吸困难躁不宁,疹子突隐病非轻。宣肺利咽透疹毒,元参麻黄射干蝉。浙贝赤芍豆根梗,牛蒡儿茶翘板兰。疹出不透浮萍柳,疹色紫暗归尾丹。毒重高热板兰膏,神昏…

  • 归脾汤

    人参茯神白术黄芪当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生姜大枣炙甘草主治:思虑过度,心脾两伤引起的心悸,健忘,失眠,虚热盗汗,神疲体倦,月经不调等。功用:补益气血,健脾养心。

  • 白带过多是什么原因?脾虚型白带过多的效方

    我儿媳妇生完孩子后,大概从第10个月起,白带就很多。她说原来没有这种情况。有位老朋友推荐我用白果肉(5粒左右)、鸡蛋(1个)煮给她吃。方法:白果去皮和心,鸡蛋小头打一洞口,将白果肉…

  • 猪苓汤加味治疗遗精

    精舍不宁痰火蕴,遗精频作胸脘闷。口苦痰多溲热赤,阴胀苔黄脉滑数。猪苓加味化痰火,猪苓半夏海蛤壳。黄连黄柏败酱草,双花栀子赤芍药。 方药: 猪苓汤加味: 猪苓12g 法半夏10g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