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尿毒症

湿浊犯胃升降失,恶心不止呕吐频。食则欲呕脉沉滑,嗜睡神疲身乏力。升清降浊和胃气,小半夏加茯苓宜。茯苓陈皮姜半夏,炒麦稻芽伏龙肝。气化不行湿浊阻,肾气衰微心气亏。四肢厥逆心悸汗,气短息促参附急。无尿心悸加生脉,人参五味麦当归。仙茅肉桂仙灵脾,黄芪知柏俱炒黑。面赤气促昏不语,脉弦滑数宜清心。至宝丹或牛黄丸,开窍豁痰安心神。

方药:

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茯苓15g 法半夏16g 陈皮9g 生姜10g 炒麦芽30g 炒稻芽30g 伏龙肝80g(煎汤代水煎药),频服。

注:湿浊犯胃,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故恶心不止,呕吐频作,食则欲呕。湿蒙清阳,则嗜睡神疲。湿困肢体肌肤,则体倦乏力。脉象沉滑,舌淡苔白乃湿浊内蕴之象。

法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健脾利湿;陈皮,伏龙肝,炒麦芽,炒稻芽醒脾开胃、升清降浊,和中进食。呕吐止后,继服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生姜,炒麦芽、炒稻芽等,以健脾补气,养胃和中,增进食欲,巩固疗效。

临床若见肾气衰微,心气亏虚,四肢厥逆,心悸汗出,气短息促者,可用参附汤急救。无尿而心悸者,可用生脉散加味(人参9g,五味子15g,当归10g、麦冬15g,仙茅10g,仙灵脾10g,黄芪10g,炒知母10g,炒黄柏10g,肉桂3g)。若面赤气促,神昏不语,脉弦滑而数者,加服局方至宝丹或牛黄清心丸、豁痰开闭,以安心神。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9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安神助眠方3

    鲜桑椹100克,鲜百合50克。将2味洗净,水煎服,每日1次。桑椹,味甘酸,性偏寒,甘寒滋阴补血而易除热,为常用的补肝肾之晶,经常食用,对改善“心肾衰弱不寐”效果显著。百合补益而兼清…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3

    仙灵脾250克,熟地150克,醇酒1250毫升。将药共碎细,纱布包贮,用酒浸于净器中,密封,勿通气,春夏3日,秋冬5日后方可开取饮用。每日适量温饮之,常令有酒力相续,但不得太醉。本…

  • 阿胶治结肠炎

    将阿胶块隔水软化,切成1.5-2克的小段,再在沸水中软化,制成栓剂,用肛门管塞入肛门,每天大便后上药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4天。

  • 生石膏的临床应用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夏老在儿科临证时常以石膏为主药,治疗时行温疫、痰热壅肺、胃热炽盛所引起的诸多病证,每获良效,现举案例3则,介绍如下。…

  • 石菖蒲的作用与功效,石菖蒲的临床应用经验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微温,入心、肝、脾、胃经,气薄清香,辛开芳化。功能化痰开窍、醒神益智、化湿行气、和中开胃、辟秽泄浊,临床应用广泛。徐老60年的中…

  • 治疗性欲低下的偏方6

    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各15克,肉苁蓉、锁阳、山药、巴戟肉、白人参、炒枣仁、菟丝子各12克,天门冬、甘草各9克,淫羊藿叶30克,鹿茸6克。将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次…

  • 预防和治疗流感的中药方剂

     1.流感预防方歌:时行流感预防药,贯菖一两抢先着。布包置放水缸内,老少同安逐病魔。 注:流感流行季节,用贯仲30克 菖蒲30克置水缸内浸泡,煮饭或烧开水皆用之,有预防流感之效。 …

  • 大柴胡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方】 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五两,切(15g) 枳实四枚,炙(9g) 大枣十二枚,擘(4…

  • 昆明山海棠片的功效与副作用,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

    山海棠为昆明草药,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民间作杀虫药和农药,可治疗风湿病。主要功用为活血化瘀,止痛。叶老以山海棠菜配合慢肾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对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而水肿不甚者效…

  • 润肤方五

    淮赤铆500克(别捣),桑白皮24克,胡桐泪15克,波斯白石蜜30克(螺)。前4味,于铜铁铛器中注水1600毫升。急火煮水令鱼眼沸,纳紫铆;又沸,纳白皮,搅令调,又沸,内胡桐泪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