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六气解·六气治法

治厥阴风木法
桂枝苓胶汤

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

上热加黄芩。寒加干姜、附子。

治少阴君火法
黄连丹皮汤

黄连 白芍 生地 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治少阳相火法
柴胡芍药汤

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芍

治太阴湿土法
术甘苓泽汤

甘草 茯苓 白术 泽泻

治阳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汤

百合 石膏 麦冬 五味

治太阳寒水法
苓甘姜附汤

甘草 茯苓 干姜 附子

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若有湿热,当用

栀、膏之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3/2024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四·劳伤解·神惊

      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相火之降…

  • 卷一·天人解·五味根原

      木曰曲直,曲直作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

  • 卷七·杂病解下·黄疸根原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太阴湿土主令,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

  • 卷四·劳伤解·中气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

  • 卷四·劳伤解·气滞

      肺主藏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   君相之火,…

  • 卷四·劳伤解·阳虚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

  • 卷六·杂病解中·奔豚根原

      奔豚者,肾家之积也。平人君火上升而相火下蛰,火分君相,其实同气。君相皆蛰,则肾水不寒。火之下蛰,实赖土气,胃气右降,金水收藏,则二火沉潜而不飞扬。土败胃逆,二火不降,寒水渐冱,…

  • 卷十·妇人解·胎妊解

      胎妊者,土气所长养也。两精相抟,二气妙凝,清升浊降,阴阳肇基。血以濡之,化其神魂,气以煦之,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原于土。土者,所以滋生气血,培养胎妊之本…

  • 卷五·杂病解上·鼓胀根原

      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谓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谓水分。气盛于上,水盛于下,阴阳之定位也。而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阴阳互根,气水循环。究其转运…

  • 卷十·妇人解·经脉根原

      经脉者,风木之所化生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语。男子应日,女子应月。月满则海水西盛,鱼脑充,蚌蛤实,经脉溢;月晦则海水东盛,鱼脑减,蚌蛤虚,经脉衰。月有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