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阴疝小便门

  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疝瘕:阴蹻(此二穴,在足内踝陷中。主卒疝,小腹疼痛,左取右,右取左,灸三壮。女人月水不调,亦灸)。

  卒疝:丘墟大敦阴市照海。

  颓疝:曲泉中封太冲商丘。

  痃癖(小腹下痛):太溪三里阴陵曲泉脾俞三阴交。

  疝瘕:阴陵太溪丘墟照海。

  肠癖,(疒貴)疝,小肠痛:通谷(灸百壮)束骨大肠俞。

  偏坠水肾:归来大敦三阴交。

  阴疝:太冲大敦。

  痃瘕膀胱小肠:燔针刺五枢气海三里三阴交气门(百壮)。

  阴肾偏,大小便数,或阴入腹:大敦。

  阴肿:曲泉太溪大敦肾俞三阴交。

  阴茎痛:阴陵曲泉行间太冲阴谷三阴交大敦太溪肾俞中极。

  阴茎痛,阴汗湿:太溪鱼际中极三阴交。

  转胞不溺,淋沥:关元。

  肾脏虚冷,日渐羸瘦,劳伤,阴疼凛凛,少气遗精:肾俞。

  遗精白浊:肾俞关元三阴交。

  梦遗失精:曲泉(百壮)中封太冲至阴膈俞脾俞三阴交肾俞关元三焦俞。

  寒热气淋:阴陵泉。

  淋癃:曲泉然谷阴陵行间大敦小肠俞涌泉气门(百壮)。

  小便黄赤:阴谷太溪肾俞气海膀胱俞关元。

  小便五色:委中前谷。

  小便不禁:承浆阴陵委中太冲膀胱俞大敦。

  小便赤如血:大陵关元。

  妇人胞转,不利小便:灸关元(二七壮)。

  遗溺:神门鱼际太冲大敦关元。

  阴痿丸骞:阴谷阴交然谷中封大敦。

  阴挺出:太冲少府照海曲泉。

  疝气偏坠:以小绳量患人口两角,为一分,作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下两旁,尽处是穴。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二七壮立愈。二穴俱灸亦可。

  膀胱气攻两胁脐下,阴肾入腹:灸脐下六寸两旁各一寸,炷如小麦大,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肿胀门(附:红疸黄疸)

      浑身浮肿:曲池合谷三里内庭行间三阴交。   水肿:列缺腕骨合谷间使阳陵阴谷三里曲泉解溪陷谷复溜公孙厉兑冲阳阴陵胃俞水分神阙。   四肢浮肿:曲池通里合谷中渚液门三里三阴交。  …

  • 卷十·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掐心经,二掐劳宫,推上三关,发热出汗用之。如汗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之,手心微汗出,乃止。   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

  • 卷九·雷火针法;蒸脐治病法

      雷火针法   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三钱,麝少许,蕲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药未掺卷极紧,收用。按定痛穴…

  • 卷一·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歧伯曰:“凡刺有十二,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二曰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也。三曰…

  • 卷十·观形察色法

      凡看小儿病,先观形色,切脉次之。盖面部气色,总见五位色青者,惊积不散,欲发风候;五位色红者,痰积壅盛,惊悸不宁;五位色黄者,食积症伤,疳候痞癖;五位色白者,肺气不实,滑泄吐利;…

  • 卷八·鼻口门

      鼻有息肉:迎香。衄血:风府风池合谷三间二间后溪前谷委中申脉昆仑厉兑上星隐白。   鼽衄:风府二间迎香。   鼻塞:上星临泣百会前谷厉兑合谷迎香。   鼻流清涕:人中上星风府。 …

  • 卷七·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

  • 卷三·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髃。   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踝。脚气…

  • 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

  • 卷八·耳目门

      耳鸣:百会听宫听会耳门络却阳溪阳谷前谷后溪腕骨中渚液门商阳肾俞。   生疮,有脓汁:耳门翳风合谷。   重听无所闻:耳门风池侠溪翳风听会听宫。   目赤:目窗大陵合谷液门上星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