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诸般积聚门

  气块冷气,一切气疾:气海。

  心气痛连胁:百会上脘支沟大陵三里。

  结气上喘及伏梁气:中脘。

  心下如杯:中脘百会。胁下积气:期门。

  贲豚气:章门期门中脘巨阙气海(百壮)。

  气逆: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

  喘逆:神门阴陵昆仑足临泣。

  噫气上逆:太渊神门。

  咳逆:支沟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间临泣肺俞。
  
  咳逆无所出者:先取三里后取太白肝俞太渊鱼际太溪窍阴。

  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壮)。

  久病咳:少商天柱(灸三壮)。

  厥气冲腹:解溪天突。

  短气:大陵尺泽。

  少气:间使神门大陵少冲三里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肺俞气海。

  欠气:通里内庭。

  诸积:三里阴谷解溪通谷上脘肺俞膈俞脾俞三焦俞。

  腹中气块:块头上一穴,针二寸半,灸二七壮;块中穴,针三寸,灸三七壮;块尾一穴,针三寸半,灸七壮。

  胸腹膨胀气喘:合谷三里期门乳根。

  灸哮法:天突尾闾骨尖。

  又背上一穴,其法:以线一条套颈上,垂下至鸠尾尖上截断,牵往后脊骨上,线头尽处是穴,灸七壮,其效不可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伤寒门

      身热头疼:攒竹大陵神门合谷鱼际中渚液门少泽委中太白。   洒淅恶寒,寒栗鼓颔:鱼际。   身热:陷谷吕细(足寒至膝,乃出针)三里复溜侠溪公孙太白委中涌泉。   寒热:风池少海鱼…

  • 卷五·十二经纳干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 卷七·五脏募穴(聚英)

      中府(肺募)巨阙(心募)期门(肝募)章门(脾募)京门(肾募)   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腹曰阴,募皆在腹)。”   东垣曰:“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

  • 卷一·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曰:“心赤,肺白,肝青…

  • 卷八·汗门

      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   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   自汗:曲池列缺少商昆仑冲阳然谷大敦涌泉。   无汗:上星哑门风府风池支沟经渠大陵阳谷腕骨然骨中渚液门鱼际合谷中冲…

  • 卷七·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经穴主治   滑氏曰:“手厥阴心主,又曰心包络,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阴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经而言,曰心包络,一经而二名,实相火也。”  …

  • 卷七·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

  • 卷六·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

  • 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

  • 卷五·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