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心脾胃门

  心痛:曲泽间使内关大陵神门太渊太溪通谷心俞(百壮),巨阙(七壮)。

  心痛食不化:中脘。

  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寸,各三十壮)膈俞胃俞肾俞(随年壮)。

  心烦:神门阳溪鱼际腕骨少商解溪公孙太白至阴。

  烦渴心热:曲泽。

  心烦怔忡:鱼际。

  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灸足大趾次指内纹中各一壮,炷如小麦大,立愈。

  思虑过多,无心力,忘前失后:灸百会。

  心风:心俞(灸)中脘。

  烦闷:腕骨。虚烦口干:肺俞。

  烦闷不卧:太渊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

  烦心喜噫:少商太溪陷谷。

  心痹悲恐:神门大陵鱼际。

  懈惰:照海。

  心惊恐:曲泽天井灵道神门大陵鱼际二间液门少冲百会厉兑通谷巨阙章门。

  嗜卧:百会天井三间二间太溪照海厉兑肝俞。

  嗜卧不言:膈俞。

  不得卧:太渊公孙隐白肺俞阴陵三阴交。

  支满不食:肺俞。

  振寒不食:冲阳。

  胃热不食:下廉。

  胃胀不食:水分。

  心恍惚:天井巨阙心俞。

  心喜笑:阳溪阳谷神门大陵列缺鱼际劳宫复溜肺俞。

  胃痛:太渊鱼际三里肾俞肺俞胃俞两乳下(灸一寸,各二十一壮)。

  翻胃:先取下脘后取三里(泻)胃俞膈俞(百壮)中脘脾俞。

  噎食不下:劳宫少商太白公孙三里中魁(在中指第二节尖)膈俞心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大肠俞。

  不能食:少商三里然谷膈俞胃俞大肠俞。

  不嗜食:中封然谷内庭厉兑隐白阴陵泉肺俞脾俞胃俞小肠俞。

  食气,饮食闻食臭:百会少商三里灸膻中。

  食多身瘦:脾俞胃俞。

  脾寒:三间中渚液门合谷商丘三阴交中封照海陷谷太溪至阴腰俞。

  胃热:悬钟。

  胃寒有痰:膈俞。

  脾虚腹胀谷不消:三里。

  脾病溏泄:三阴交。

  脾虚不便:商丘三阴交(三十壮)。

  胆虚呕逆,热,上气:气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妇人门

      月脉不调:气海中极带脉(一壮)肾俞三阴交。   月事不利:足临泣三阴交中极。   过时不止:隐白。   下经若冷,来无定时:关元。   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血崩:气…

  • 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

      冲脉:   考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

  • 卷九·东垣针法(聚英)

      东垣曰:“《黄帝针经》:‘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冲,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

  • 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

  • 卷四·背部俞穴歌

    二节大椎,风门、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俞、三焦,肾俞、气海,大肠、关元,小肠、膀俞,中膂、白环,上、次、中、下,膏肓、患门,四花六穴,腰俞、命门,穴皆可彻。

  • 卷十·命门部位歌

      中庭与天庭,司空及印堂,额角方广处,有病定存亡。青黑惊风恶,体和润泽光,不可陷兼损,唇黑最难当。青甚须忧急,昏暗亦堪伤,此是命门地,医师妙较量。   面眼青肝病,赤心,黄脾,白…

  • 卷三·杂病穴法歌(医学入门)

      杂病随症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脏腑俞募当谨始。   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   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

  • 卷八·续增治法

      中风论(徐氏书)   且夫中风者,有五不治也。开口、闭眼、撒屎、遗尿、喉中雷鸣,皆恶候也。且中风者,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各不同焉。或中于脏,或中于腑,或痰或气,或怒或喜,逐其…

  • 卷九·雷火针法;蒸脐治病法

      雷火针法   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三钱,麝少许,蕲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药未掺卷极紧,收用。按定痛穴…

  • 卷一·刺禁论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歧伯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谓之使,胃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谓肾神,从之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