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督任要穴(杨氏)

  督脉

  人病脊膂强痛,癫痫,背心热,狂走,鬼邪、目痛,大椎骨酸疼,斯乃督脉起于下极,并脊上行风府。起于尾闾,而生是病,可刺督脉人中穴。鼻柱下近孔陷中,针四分,灸亦可,不及针,昏晕及癫狂者甚效。

  任脉

  人病七疝八瘕,寒温不调,口舌生疮,头项强痛,斯乃任脉起于中极下,上毛,循腹,到关元,直至咽喉天突,过承浆而生是病。可刺任脉承浆穴,在髭间陷中,刺入同身寸三分,灸七壮,止七七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所生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 卷九·崔氏取四花穴法

      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尪羸痼疾,用蜡绳量患人口长,照绳裁纸四方,中剪小孔,别用长蜡绳踏脚下,前齐大趾,后上曲(月秋)横纹截断,如妇人缠足,比量不便,取右…

  • 卷十·内八段锦

      红净为安不用惊,若逢红黑便难宁,更加红乱青尤甚,取下风痰病立轻。   赤色微轻是外惊,若如米粒势难轻,红散多因乘怒乱,更加搐搦实难平。   小儿初诞月腹病,两眉颦号作盘肠,泣时…

  • 卷三·针内障秘歌(杨氏)

      内障由来十八般,精医明哲用心看,分明一一知形状,下手行针自入玄。   察他冷热虚和实,多惊先服镇心丸,弱翳细针粗拨老,针形不可一般般。   病虚新瘥怀妊月,针后应知将息难,不雨…

  • 卷九·名医治法(聚英)

      疮毒   《原病式》曰:“凡人初觉发背,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用湿纸复其上,立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铜钱厚,安于头上,用大艾炷灸三壮,即换一蒜片…

  • 卷四·三衢杨氏补泻

      一、爪切者:   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取穴先将爪切深,须教毋外慕其心,致令荣卫无伤碍,医者方堪入妙针。   二、指持者: …

  • 卷四·背部俞穴歌

    二节大椎,风门、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俞、三焦,肾俞、气海,大肠、关元,小肠、膀俞,中膂、白环,上、次、中、下,膏肓、患门,四花六穴,腰俞、命门,穴皆可彻。

  • 卷七·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

  • 卷十·手法歌

      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

  • 卷四·生成数(聚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