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的分类,补益剂使用注意事项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本类方剂是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的“补法”。

人体虚损不足诸证,成因甚多,但总属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包括饮食劳倦、情志所伤、病后失调等)所致的五脏虚损,而五脏虚损又不外乎气、血、阴、阳,因此虚证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区别。所以补益剂则相应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

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或子宫脱垂等。常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为主组成方剂。若兼湿阻者,常配利水渗湿药如茯苓、薏苡仁等;若兼气滞者,配伍行气药如木香、陈皮等;若气虚下陷,内脏下垂者,佐以升提药如升麻、柴胡等。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舌淡,脉细等。常用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补血药为主组成。因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故常配补气之人参、黄芪等,以益气生血;血虚易致血滞,故又常与活血化瘀之川芎、红花等相伍,以去瘀生新;阴血不足而生虚热者,配丹皮、地骨皮以清虚热;补血药多阴柔腻滞,易碍胃气,故常配少许醒脾理气和胃之品,以防滋腻滞气。代表方如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食少体倦,气短懒言,舌淡,脉虚细无力等。常用补气药人参、党参、白术、炙甘草等与补血药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并用组成方剂。由于气血两虚证的气虚和血虚程度往往并非相等,故组方时当据气血不足的偏重程度决定补气与补血的主次,并适当配伍理气及活血之品,使补而不滞。代表方如八珍汤、炙甘草汤等。

补阴剂,适用于阴虚证,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和肺胃阴虚,尤以肾阴虚证为主,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痠遗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补阴药如生地、麦冬、阿胶、白芍、百合、石斛、玉竹等为主组方。肝肾阴虚兼气郁者,常配川楝子等以疏泄肝气;阴虚有热者,常配知母、黄柏等以清虚热。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百合固金汤。

补阳剂,适用于阳虚证。阳虚以心、脾、肾为主,有关心、脾阳虚的方剂,已在温里剂介绍,本节主要论述治疗肾阳虚的方剂。肾阳虚症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痠痛,下肢软弱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少腹拘急,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尺部尤甚等。常用补阳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鹿角胶、仙茅等为主,配伍利水、补阴之品组成方剂。“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故常配熟地、山茱萸、山药等滋阴之品,以助阳的生化,并可藉补阴药的滋润,以制补阳药的温燥;肾阳亏虚不能化气行水,易致水湿停留,故常佐以茯苓、泽泻等淡渗利水之品。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

阴阳双补剂,适用阴阳两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痠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午后潮热等。常用补阴药如熟地、山茱萸、龟版、何首乌、枸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胶等共同组成方剂,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别主次轻重。代表方如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

补益气、血、阴、阳虽各有不同,但不能截然分开。须从整体出发,既要有所侧重,又要统筹兼顾。

气虚补气,血虚补血,二者虽各有重点,但气血相依,补气与补血常配合使用。《脾胃论》中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温病条辨》中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因此,血虚者补血时,宜加入补气之品,以助生化,或着重补气以生血;如因大失血而致血虚者,尤当补气以固脱,使气旺则血生。对于气虚,一般以补气药为主,虽亦可少佐补血药,但过之则阴柔碍胃。至于气血两虚者,则宜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亦是如此。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类经》卷14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因此,阳虚补阳,常佐以补阴之品,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滋润之性以制阳药之温燥,使补阳而不伤津;阴虚补阴,常佐以补阳之品,使阴有所化,并可藉阳药温运之力以制阴药之凝滞,使滋阴而不碍气。若阴阳两虚,自应阴阳并补。

培补五脏之法,又分直接补益法和间接补益法。《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肾者,益其精”,此为直接补益法。其基本精神是虚在何脏就补该脏。间接补益法主要是根据脏腑相生理论使用“补母”法来治疗,如肺气虚者补其脾,即培土生金;脾阳虚者补其命门,即补火生土;肝阴虚者补其肾,即滋水涵木等。

应用补益剂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病位,即首先分清气血阴阳究竟哪方面不足,再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二是注意虚实真假。《景岳全书》曾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前者是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之剂,则虚者更虚;后者是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之剂,则实者更实。三是要注意脾胃功能。补益药易于壅中滞气,如脾胃功能较差,可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四是注意煎服法。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若急证则不受此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产后病方四

    螃蟹数只,洗净,盛碗内,隔水蒸将熟时加入米酒1-2汤匙,再蒸片刻。饮汤,食蟹肉(可蘸熟植物油、酱油、味精等调味晶)。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 芋头粥治便秘

    处方:大米50克,芋头250克,盐适量。用法:将芋头去皮切块与大米加水煮粥。用油、盐调服食。功效:散结,润肠,利便。主治:大便干燥。

  • 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肾脏慢性损害。出现代谢产物的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障碍且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时称为本症。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饮食疗法:①生黄芪60g,大鲤鱼一…

  • 前列腺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本文目录 1   通瘀散结,清热利水以治标2   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以求本3   外治得当,取效亦捷4 印会河:从肝论治前列腺肥大  通瘀散结,清热利水以治标 老年人正气渐衰,或因…

  • 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热壅络脉致瘀。【治法】清泄络脉之热。【方名】清营解瘀汤。【组成】益母草60-100克,紫草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用法】…

  • 经行呕吐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胃寒停饮。【治法】温胃燥湿,行气止呕。【方名】九仙夺命丹。【组成】豆豉3克,木香3克,陈皮3克,山楂3克,草果1个,枳壳(麸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朴9克,…

  • 提脚跟走路治痔疮

    痔疮是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有个简单的治疗方法,那就是提脚跟走路。因为走路的时候,一旦脚跟提起,脚趾一受力,就牵动肛门肌肉的紧缩,左右臀部肌肉一张一弛,使痔核的淤血有所改善,这对病情…

  • 常用西药

    1.史克肠虫清:每次2片,能杀灭蛔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和幼虫。2.驱蛔灵:①驱蛔:成人每日3-3.5克;儿童100-150毫克/公斤/日(最多不超过4.0克),连服…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图书简介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 撰写原则…

  • 民间常用的消食健胃药

    消食健胃药消食健胃类中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以及治疗饮食积滞证候。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服此类药可大大延长人体的寿命。①丁香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