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的分类,补益剂使用注意事项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本类方剂是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的“补法”。

人体虚损不足诸证,成因甚多,但总属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包括饮食劳倦、情志所伤、病后失调等)所致的五脏虚损,而五脏虚损又不外乎气、血、阴、阳,因此虚证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区别。所以补益剂则相应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

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或子宫脱垂等。常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为主组成方剂。若兼湿阻者,常配利水渗湿药如茯苓、薏苡仁等;若兼气滞者,配伍行气药如木香、陈皮等;若气虚下陷,内脏下垂者,佐以升提药如升麻、柴胡等。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舌淡,脉细等。常用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补血药为主组成。因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故常配补气之人参、黄芪等,以益气生血;血虚易致血滞,故又常与活血化瘀之川芎、红花等相伍,以去瘀生新;阴血不足而生虚热者,配丹皮、地骨皮以清虚热;补血药多阴柔腻滞,易碍胃气,故常配少许醒脾理气和胃之品,以防滋腻滞气。代表方如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食少体倦,气短懒言,舌淡,脉虚细无力等。常用补气药人参、党参、白术、炙甘草等与补血药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并用组成方剂。由于气血两虚证的气虚和血虚程度往往并非相等,故组方时当据气血不足的偏重程度决定补气与补血的主次,并适当配伍理气及活血之品,使补而不滞。代表方如八珍汤、炙甘草汤等。

补阴剂,适用于阴虚证,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和肺胃阴虚,尤以肾阴虚证为主,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痠遗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补阴药如生地、麦冬、阿胶、白芍、百合、石斛、玉竹等为主组方。肝肾阴虚兼气郁者,常配川楝子等以疏泄肝气;阴虚有热者,常配知母、黄柏等以清虚热。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百合固金汤。

补阳剂,适用于阳虚证。阳虚以心、脾、肾为主,有关心、脾阳虚的方剂,已在温里剂介绍,本节主要论述治疗肾阳虚的方剂。肾阳虚症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痠痛,下肢软弱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少腹拘急,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尺部尤甚等。常用补阳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鹿角胶、仙茅等为主,配伍利水、补阴之品组成方剂。“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故常配熟地、山茱萸、山药等滋阴之品,以助阳的生化,并可藉补阴药的滋润,以制补阳药的温燥;肾阳亏虚不能化气行水,易致水湿停留,故常佐以茯苓、泽泻等淡渗利水之品。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

阴阳双补剂,适用阴阳两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痠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午后潮热等。常用补阴药如熟地、山茱萸、龟版、何首乌、枸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胶等共同组成方剂,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别主次轻重。代表方如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

补益气、血、阴、阳虽各有不同,但不能截然分开。须从整体出发,既要有所侧重,又要统筹兼顾。

气虚补气,血虚补血,二者虽各有重点,但气血相依,补气与补血常配合使用。《脾胃论》中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温病条辨》中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因此,血虚者补血时,宜加入补气之品,以助生化,或着重补气以生血;如因大失血而致血虚者,尤当补气以固脱,使气旺则血生。对于气虚,一般以补气药为主,虽亦可少佐补血药,但过之则阴柔碍胃。至于气血两虚者,则宜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亦是如此。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类经》卷14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因此,阳虚补阳,常佐以补阴之品,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滋润之性以制阳药之温燥,使补阳而不伤津;阴虚补阴,常佐以补阳之品,使阴有所化,并可藉阳药温运之力以制阴药之凝滞,使滋阴而不碍气。若阴阳两虚,自应阴阳并补。

培补五脏之法,又分直接补益法和间接补益法。《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肾者,益其精”,此为直接补益法。其基本精神是虚在何脏就补该脏。间接补益法主要是根据脏腑相生理论使用“补母”法来治疗,如肺气虚者补其脾,即培土生金;脾阳虚者补其命门,即补火生土;肝阴虚者补其肾,即滋水涵木等。

应用补益剂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病位,即首先分清气血阴阳究竟哪方面不足,再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二是注意虚实真假。《景岳全书》曾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前者是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之剂,则虚者更虚;后者是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之剂,则实者更实。三是要注意脾胃功能。补益药易于壅中滞气,如脾胃功能较差,可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四是注意煎服法。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若急证则不受此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天麻擅治眩晕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天麻可镇静、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脑血流、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耐缺氧力和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尤其对多种原因所致眩晕有良效,同时治疗老年人多发的高…

  • 建瓴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

    肝肾阴虚肝阳亢,头痛头晕耳鸣聋。视物模糊心烦热,口干欲饮寐难安。舌红苔白脉弦细,腰酸腿软躁不宁。育阴潜阳补肝肾,建瓴加减草决明。地芍枸杞夏枯草,牛膝赭石生龙牡。烦躁易怒口咽干,耳鸣…

  • 《用药杂谈》

    内容简介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用药心得,系作者广纳先贤经验及自身临床体会的结晶;第二部分为试药心得,是作者效仿张锡纯亲身体察药性的总结,内容更为丰富具体,填补了当代同类内容的空白…

  • 醋疗法治狐臭

    用料:米醋100克,茴香粉5克。制法:调和匀。用法:涂擦。

  • 三七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三七花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

    三七花又称田七花,是三七全株中三七皂疳含量最高的部分,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效,适用于头昏、目眩、耳鸣、高血压和急性咽喉炎等症,另可泡茶、炒肉、煲汤等。原产于我国云南省…

  • 饴糖

    饴糖;甘,温。脾,胃,肺。补虚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 五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

    下元失固精气亏,小便频多尿如脂。头晕腰酸口干红,脉象沉细肾阴亏。滋肾益精固下元,五味地黄加减痊。天冬枸杞味萸肉,山药生地太子参。沙苑蒺藜金樱子,玉竹桑螵麦芡实。 方药: 五味地黄汤…

  • 名中医重用栀子治疗顽固性痛经

    赵老治顽固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时,每于方中加栀子一味,多获良效。栀子既是清热利湿之佳品,又是解郁化瘀止痛之良药。如《伤寒论》中用栀子豉汤治“心中结痛”,丹栀逍遥散解肝…

  • 回乳茶疗方

    处方与用法:茶叶、糖各100克,各分3份,每次用茶叶、糖各1份浸泡于1000毫升沸水中,20分钟后饮用。每日3次,每日服完糖、茶各100克。胃寒者,可选用红茶或酌减茶叶用量,以红糖…

  • 八珍汤加减治疗产后缺乳

    母乳营养抗病强,哺乳婴儿最适宜。昔日有人吃接奶,体壮少疾寿高龄。乳汁甚少或全无,缺乳之症不可忽。恢复气血通乳汁,婴儿健康母开心。 注:母乳汁营养丰富,抗病力强,哺乳婴儿,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