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用的消食健胃药

消食健胃药
消食健胃类中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以及治疗饮食积滞证候。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服此类药可大大延长人体的寿命。
①丁香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了香油酚,乙酸丁香油酚,樟草稀,丁香酮,胡椒酚以及多种挥发性成分。因其含有多量挥发油,故有抗菌,驱虫和芳香健胃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适用于胃寒呕吐,呃逆,少食,腹泄,及肾阳虚引起的阳痿等症。
用量:1—3克,但胃津不足,中焦燥热者不宜用。
③木香
木香为菌科植物公丁香、川木香和越西木香的根;内含挥发油,油中含云木香烯,木香烃,木香内酯、木香醇和木香酸等,药理试验证明:木香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肠道有直接松弛作用和对多种致病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功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适用于肠胃气滞,胸腹胀痛和肝胆湿热气滞所引起的脘胁疼痛以及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厉重,寒疝等。
用量:1-9克;但肺虚有热,血分燥热,虚火上冲者均忌用。
③肉豆蔻
肉豆蔻为肉豆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其所含挥发油有抗菌作用,对胃肠道有局部的刺激作用,增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因而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同时肉豆蔻有止泻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脾胃,行气,消食,固肠,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胀痛,宿食不消,食少呕吐,虚泄冷痢之症。
用量:一般为2-9克,但,有实热火邪者忌用。
④苍术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和北苍术等几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卜按叶醇,苍术醇,苍术酮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A原维生素Dl等。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功能芳香化浊,祛风辟秽,燥湿健脾,适用于胃脘闷,腹胀大便溏软,呕恶,四肢倦怠,时气感冒,痰多诸症。
用量:6-12克。
⑤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呆实,内含挥发油,吴茱萸苦素等成分。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作用,有祛风与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功能;吴茱萸苦素,也具有苦味健胃作用;临床证明: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贴两脚心有降血压作用;敷贴脐部可治疗消化不良,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功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温,适用于脘腹胀痛,呕吐腹泻,呃逆吞酸,头痛,疝痛,月经痛。
用量:一般1-6克,但燥热之证皆忌用。
⑥厚朴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树皮;含厚朴酚,挥发油等;由于厚朴有广谙抗苗作用,对多种的病菌和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故对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有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苦、辛,功能行气燥湿,降逆平喘,适用于胸腹痰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等症。
用量:一般为2-6克,但体虚者及孕妇慎用。
⑦香附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含挥发油,还含生物碱,强心甙和黄酮类成分。试验证明:香附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对某些致病菌和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子,味辛、微苦,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适用于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等症。
用量:一般3-9克,但气虚血燥者慎用。
⑧砂仁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成熟果实或种子;内含较多挥发油,还含皂甙;其挥发油有芳香健胃作用,并能刺激胃肠肌,促进胃液分泌以助消化,舒张小肠肠肌起到镇痛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行气调中,和胃,醒脾,适用于胸脘痞闷,腹胀少食,以及由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泄泻等。
用量:一般2-5克,入煎剂时,宜打碎后下,久煎可减小药效。
⑨草豆蔻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寇的种子,含挥发油,另含山姜素,小豆蔻等;所含挥发油有止痛,杀菌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为芳香健胃药物。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散寒、行气、温胃、燥湿、健脾、止呕,适用于胸腹满闷,不思饮食,或胸闷脘痛,气逆作呕,噎膈反胃及疾饮积聚等。
用量:一般为3-9克。若久服,过服可助牌热而耗散正气。
⑩高良姜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内含挥发油,此外还有黄酮类成分;其煎剂对肠肌有兴奋作用,所含挥发油有芳香健胃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中止呕,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泻泄,食滞,冷癖,噎膈反胃等。
用量:—般2-9克。
⑩藿香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内含多种挥发油,可抑制胃肠道的过激蠕动,有促进胃液分泌而帮助消化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辛,功能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散表邪,适用于中气不运所致的胸脘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此外还用于清暑湿,止呕,以及外感风寒兼内伤湿滞之症。
用量:3-9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8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胃癌秘方

    病因:此病是日月操劳,饥饿过度就不感觉饿,而且营养不足之人,才会得此病。此病最难医,秘方有一种。药方:白肉豆(白四季梅、白梅豆、白扁豆)籽10两磨粉,面粉半碗,配合白肉豆粉,一碗半…

  • 有哪些乌法秘方?

    1.覆盆子乌发方新鲜覆盆子榨取汁涂发不白。出处:唐代药学家陈藏器方2.大麦乌发方久食大麦头发不白;和铁砂、没石子等染发变黑。出处:唐代医药学家孟溉方3.黑大豆染发方醋煮黑大豆,去豆…

  • 毒蛇、毒虫咬伤

    旱烟油如黄豆大,用温水调匀,涂伤处,一日2~3次,(如无旱烟油可用一支香烟的烟丝代替)。

  • 猪肝炒胡萝卜

    [原料]猪肝250克、胡萝卜100克。[做法]将猪肝洗净切片,放于大碗内,放入碗内,加盐、酒、姜、菱粉适量拌匀待用。将胡萝卜洗净切片。炒锅置于旺火上,倒油于锅内,烧热,将胡萝卜放入…

  • 逍遥散加减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门诊诊断为IBS-D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给予蒙脱石散和复方谷氨…

  • 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肝胆不和,气滞湿阻,腹大胀满

    肝胆不和气湿阻,胁下疲胀或疼痛。嗳气纳差食胀甚,腹大胀满不硬坚。便涩脉弦小水短,屎气夹杂苔白腻。疏肝理气消胀满,柴胡赤芍陈皮枳。苍术厚朴芎香附,尿少泽苡车前子。泛吐清水姜半夏,胀甚…

  • 小儿遗尿的治疗偏方

    鸡肠治小儿遗尿药物:公鸡肠一具,面粉250克,油盐少许。用法:将鸡肠剪开,洗净,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匀加水和成面团,少加盐,锅中加油烙饼。分次食用。

  • 白血病方剂5

    黄芪30克,党参20克,黄精、枸杞子、天冬、元参、当归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出血明显,加紫草、旱莲草、仙鹤草各15克;有感染者,加黄芩、黄连、黄柏各15克。[适…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秘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性病1变。由于血管因炎症变狭窄以致完全闭塞,肢体末端组织产生缺血性变化,严重时形成坏疽。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

  • 川芎茶调散医案分析

    【组成】川芎 薄荷 荆芥各12g 羌活 白芷 炙甘草各6g 细辛3g 防风4.5g 【主治】风邪头痛。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病案】吴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