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石蚕1

草石蚕
(《本草拾遗》)

【异名】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广西药植名录》),白毛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毛骨碎补(《福建中草药》),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或全草。

【植物形态】圆盖阴石蕨,又名:阴石蕨。
多年生草本,高13~23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白棕色狭鳞片。叶远生;叶柄长5~7.5厘米,基部有关节;叶片三角形,长8~15厘米,宽7~10厘米,3~4次羽状分裂;基部羽片最大,披针状三角形,长5~8厘米,宽5~7厘米,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羽片最大,卵圆披针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其余各对2次小羽片矩圆形,基部楔形,羽状深裂,裂片钝头;叶亚革质,无毛。孢子囊群在叶缘之里;囊群盖圆形,仅基部附着。孢子期5~11月。

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或鲜用。

【药材】根茎呈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厘米不等,直径约3~9毫米。表面密被膜质鳞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须根后的痕迹。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气微,味淡。

产浙江、江苏、广东、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糖类。

【性味】甘淡,凉。

①《浙江民间草药》:"根茎:性凉,味酸辛。"

②《泉州本草》:"根茎:味淡,性平,有小毒。"

③《闽东本草》:"根茎:性凉,味甘淡,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蛇伤。

①《本草拾遗》:"根: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②《本草图经》:"根: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③《生草药性备要》:"根茎:祛风去湿。浸酒捽筋骨。"

④《岭南采药录》:"根:煅灰,沸水冲服。治哮喘,气痛,肚痛;为末治蛇疮。"

⑤《江西民间草药》:"根茎: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⑥《浙江民间草药》:"根茎:善治风痹,止吐血。"

⑦《泉州本草》:"全草:驱风镇痉,退风湿热,止痛解毒。治中风口眼歪斜,瘫痪,风湿性疼痛。"

⑧《闽东本草》:"根茎:治喉蛾,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淋病;外敷手足脱臼。"

⑨《广西药植名录》:"根茎:治跌打,咳嗽,黄病,小儿疳积。"

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祛风散湿,凉血利尿。治破伤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血尿。"

⑾《福建中草药》:"根茎:清热凉血,除湿通淋。治肺痈,乳痈,淋浊,便血,带状疱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①《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②《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泻。"

【选方】①治中风口眼歪斜、瘫痪及气血虚弱、头痛头眩:阴石蕨干全草为末。每次一钱,泡酒服。(《泉州本草》)

②治风湿性关节酸痛或腰背风湿痛:阴石蕨干全草四两。浸酒一斤,频服。(《泉州本草》)

③治腰肌劳损,关节酸痛:阴石蕨根茎三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扭伤:阴石蕨鲜根茎去毛,捣烂,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肺痈:鲜阴石蕨根茎一至二两。水煎,调冰糖服。

⑥治乳痈:鲜阴石蕨根茎适量,捣烂外敷。

⑦治带状疱疹:鲜阴石蕨根茎,捣烂绞汁,调雄黄末少许,搽抹患处。(⑤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⑧治风火牙痛,扁桃腺炎:阴石蕨根三至五钱。水煎服。(《实用中草药》)

⑨治牙龈肿痛:阴石蕨根茎三至五钱(鲜者倍用)。煎汤去渣,同鸡蛋煮服。(《闽东本草》)

⑩治横痃:鲜阴石蕨根茎同白糟或醋糟共杵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⑾治咯血,荨麻疹:阴石蕨根茎三两。水煎,加白糖适量,早晚空腹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4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雉肝

    雉肝(《圣济总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肝,动物形态详"雉"条。 【功用主治】《圣济总录》:"治小儿无辜疳,雉肝一具。干者捣,湿者熬,为末,分三服,每服丹砂散后,即一服,米饮调…

  • 枇杷芋_枇杷芋的副作用_枇杷芋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草苁蓉、枇杷玉、千斤重、千斤附、一支膜、蒙胧茯苓、西域丁座草、半夏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温肾除湿;理气活血;杀虫解毒。主肾虚腰膝酸痛;风痹痛;脘…

  • 荷梗

    荷梗(《本草再新》) 【异名】藕杆(《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睡莲种植物莲的叶柄或花柄。植物形态详"莲子"条。 【采集】6~9月采取,用刀刮去刺,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

  • 蝌蚪

    蝌蚪(《本草拾遗》) 【异名】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蟆儿(《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

  • 苦檀子_苦檀子是中药吗_苦檀子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土大风子、冲天子、苦蚕子、猪腰子、日头鸡 性味:苦;辛;性热;大毒 功能主治:攻毒止痛;消积杀虫。主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

  • 狗肝菜_狗肝菜可以当菜吃吗_什么人不能吃狗肝菜

    基础信息 别名:金龙棒、猪肝菜、青蛇、路边青、麦穗红、青蛇仔、野辣椒、羊肝菜、土羚羊、假米针、紫燕草、九头狮子草、小青、天青菜、大青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牛角三七_牛角三七的功效_牛角三七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 性味:辛;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补肾健脑。主肺结核咯血;百日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头晕头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多…

  • 羊角纽花

    羊角纽花(《本草求原》)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种子的丝状绒毛。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 【功用主治】①《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②《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 广金钱草_广金钱草有什么副作用_广金钱草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落地金钱、铜钱草、马蹄香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

  • 驴蹄草_驴蹄草的用药禁忌_驴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马蹄叶、马蹄草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驱风;解暑;活血消肿。主伤风感冒;中暑发痧;跌打损伤;烫火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驴蹄草、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