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_芥子的药用价值_芥子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性味:辛;热;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豁痰利窍;通络消肿。主风寒呕吐;心腹冷痛;咳喘痰多;口噤;耳聋;喉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妇人经闭;痈肿;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Brassicajuncea(L.)Czern.etCoss.及油芥菜Brassiajuncea(L.)Czern.etCoss.var.gracilisTsenetLee.的种子。

原形态:芥菜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无毛,有时具刺毛,常带粉霜。茎有分枝。基生叶叶柄有小裂片;叶片宽卵形至倒卵形,长15-35cm,宽5-17cm,先端圆钝,不分裂或大头羽裂,边缘有缺刻或齿牙;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上部叶窄被针形至条形,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淡黄色;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长达1.l-1.4cm,先端平截,全缘,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8mm,短雄蕊长6mm;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约lmm,花柱细,柱头头状。长均果条形,长3-5.5cm,具细喙,长6-12mm;果梗长5-15mm。种子近球形,直径l-1.8mm,鲜黄色至黄棕色,少数为暗红棕色,表面具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2.油芥菜本种特点在于基生叶长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重锯齿和缺刻。

生长环境分布:1.原产中国,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2.原产美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醉和涂之。2.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3.《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4.《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5.《本草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日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6.《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7.《本草纲目》:芥子,其味辛,其气散,故能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衄之证,消瘀血、痈肿、痛痹之邪,其性热而温中,故又能利气豁痰,治嗽止吐,主心腹诸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39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鸡骨香

    鸡骨香(《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药性备要》),土沉香、驳骨消(《岭南采药录》),滚地龙、黄牛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过山香(福建)。 【来源】为…

  • 吕宋楸毛

    吕宋楸毛(李承祜《生药学》) 【异名】吕宋楸荚粉(李承祜《生药学》)。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 【植物形态】粗糠柴,又名:香檀、香桂树、六检仔、菲岛桐、假桂…

  • 鸦葱

    鸦葱(《救荒本草》) 【异名】土参、黄花地丁(《南京民间药草》),人头发、老鹤咀子(《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罗罗葱、鸦葱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罗罗葱多年生草本,高1…

  • 鹅脚板根

    鹅脚板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根。植物形态详"鹅脚板"条。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 黄水藨叶

    黄水藨叶(《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炮次藤的叶。 【植物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米藨、酸藨、黄莓刺、黄花藨、光蓬蔂。半常绿蔓性灌木,茎有…

  • 瓦韦

    瓦韦(《唐本草》) 【异名】剑丹(《植物名实图考》),七星草、骨牌草(《江苏植药志》),落星草(《浙江民间草药》)。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瓦韦的全草。 【植物形态】瓦韦多年生草本…

  • 了哥利_了哥利的禁忌_了哥利对女士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筛箕蔃、白木浆果、老鸦果、山胡椒、红杨梅、蚂蝗藤 性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主月经不调;闭经;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网脉酸藤…

  • 苦茄

    苦茄(《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茄科植物千年不烂心的果实。 【植物形态】千年不烂心(《植物名实图考》)多年生蔓生草本或亚灌木,长约2.5米。幼茎具细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

  • 何首乌叶

    何首乌叶(《纲目》)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叶片,植物形态详"何苜乌"条。 【功用主治】治疮肿,疥癣,瘰疬。 《现代实用中药》:"生叶贴肿疡。" 【用法与用量】外用:生贴、煎水…

  • 苦菜根

    苦菜根(《纲目》) 【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植物形态详"苦菜"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血淋,利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1.5两(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