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栗子

石栗子
(《广东中药》Ⅱ)

【异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种子。

【植物形态】石栗(《南方草木状》),又名:烛果树。
常绿乔木,高达13米;幼嫩部和花序均被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0~20厘米,基部短尖至心形,先端渐尖,老叶上面无毛,下面被锈色星状柔毛,全缘或3~5裂;叶柄长6~12厘米,先端有淡红色无柄的小腺体20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顶生,长10~15厘米,被柔毛;花小,白色,长6~8毫米;雄花的花萼近球形,被茸毛,3裂,长约3毫米,花瓣5,倒卵状披针形,雄蕊15~20,生于被毛、隆起的花托上,最外5枚雄蕊与花瓣对生,与花盘的5个腺体互生;雌花的花被与雄花同,花盘的腺体5,极微小,子房每室有胚珠1枚,花柱2裂。核果肉质,卵形或球形,直径约5厘米;有种子1~2。花期4~7月。果期9~11月。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叶(石栗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桌熟时采收,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外有硬壳,呈不规则的扁圆形,径约2~3厘米,先端凸起稍尖,外表有黄白色白膜。除去薄膜,显出黄绿色或棕褐色之木质坚硬种皮。表面凹凸不平,有浅纵沟,腹面有明显的种脐,种脊明显或模糊,种皮厚约2毫米,内有白色种仁,极富油质,味甘而油腻。以个大、饱满为佳。
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壳占种子全重的68%,含水7.9~9.8、粗蛋白1.7~2.2、灰分4.0~7.7%。种仁占种子全重的32%,含油54.77%(棕榈酸8.17、硬脂酸3.38、油酸39.52、亚麻酸38.29、甘油8.68,不皂化物O.96%)。去油的残渣含蛋白质45.15、糖31.47、谷氨酸7.05%。

【药理作用】种子油中的辛辣树脂,有致泻作用。

【性味】《广东中药》Ⅱ:"甘,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广东中药》Ⅱ:"通经,清瘀热,治经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煅存性为末,5~7个。

【宜忌】《广东中药》Ⅱ:"生吃能令人呕,孕妇禁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6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野木耳菜_野木耳菜医用价值高吗_野木耳菜会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假茼蒿、冬风菜、飞机菜、满天飞、安南草、金黄花草、皇爷膏、假苦荠、观皮芥、解放草、飞花菜、土三七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和脾胃。主感冒;肠炎…

  • 石寄生

    石寄生(《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东方衣的地衣体。 【植物形态】东方衣,又名:指状珊瑚枝。地衣体灌木状,强硬,灰绿色,高2~6厘米,直立,丛生,主枝粗,分枝细。子器顶生…

  • 丝瓜

    丝瓜(《滇南本草》) 【异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

  • 马鞍藤_马鞍藤的营养价值_马鞍藤是一种草吗

    基础信息 别名: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马蹄草、海薯、走马风、马六藤、白花藤、海薯藤、沙藤、沙灯心 性味:辛;苦;微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痈散结。主风湿痹痛;痈肿;疔毒;…

  • 腐婢根

    腐婢根(《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根。植物形态详"腐婢"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疟疾,跌打…

  • 胡桃仁

    胡桃仁(《纲目》) 【异名】虾蟆(《酉阳杂俎》),胡桃肉(《海上集验方》),核桃仁(《纲目》)。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 【植物形态】胡桃(《千金·食治》),又名:羌桃(…

  • 猪笼草_猪笼草吃多了有影响吗_猪笼草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捕虫草、猴子埕、猪仔笼、担水桶、猴子笼、公仔瓶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排石;解毒消肿。主肺燥咳血;感冒咳嗽;百日咳;黄疸;痢疾;尿路结石;亦…

  • 雪参_雪参哪些人不可以使用_雪参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气;益肾。主久泻;脱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肿;久咳;哮喘;眩晕及夜盲症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多头苦荬_多头苦荬功效_多头苦荬服用时注意什么

    基础信息 别名:黄花地丁、黄花山鸭舌草、剪刀草、剪子股、还魂草 性味: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咽痛;目赤肿痛;阑尾炎;疔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

  • 菰根

    菰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植物形态详"茭白"条。 【性味】甘,寒。 ①《养生要集》:"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