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流注时日

  阳日阳时阳穴,阴日阴时阴穴,阳以阴为阖,阴以阳为阖,阖者闭也。闭则以本时天干,与某穴相合者针之。阳日遇阴时,阴日遇阳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五门十变,此之谓也。其所以然者,阳日注腑,则气

  先至而后血行;阴日注脏,则血先至而气后行。顺阴阳者,所以顺气血也。阳日六腑值日者引气,阴日六脏值日者引血。

  或曰:“阳日阳时已过,阴日阴时已过,遇有急疾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适其病为贵耳。”妻闭则针其夫,夫闭则针其妻;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必穴与病相宜,乃可针也。

  噫!用穴则先主而后客,用时则弃主而从宾。假如甲日胆经为主,他穴为客,针必先主后客,其甲戌等时主穴不开,则针客穴。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分明实落,不必数上衍数,此所以宁守子午,而舍尔灵龟也。灵龟八法,专为奇经八穴而设。其图具后。但子午法,其理易明,其穴亦肘膝内穴,岂能逃子午之流注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

  • 卷七·经外奇穴(杨氏)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   鼻准:二穴,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   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

  • 卷五·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 卷十·面色图歌

      额印堂、山根:   额红大热燥,青色有肝风,印堂青色见,人惊火则红,山根青隐隐,惊遭是两重,若还斯处赤,泻燥定相攻。   年寿:   年上微黄为正色,若平更陷夭难禁,急因痢疾黑…

  • 卷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 卷十·面部五位歌

      面上之症额为心,鼻为脾土是其真,左腮为肝右为肺,承浆属肾居下唇。

  • 卷四·人神禁忌

      九部人神禁忌歌:   一脐二心三到肘,四咽五口六在首,七脊八膝九在足,轮流顺数忌针灸。   九部人神禁忌图:   此法:一岁起脐,二岁起心,周而复始,顺数。   十干人神:  …

  • 卷九·崔氏取四花穴法

      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尪羸痼疾,用蜡绳量患人口长,照绳裁纸四方,中剪小孔,别用长蜡绳踏脚下,前齐大趾,后上曲(月秋)横纹截断,如妇人缠足,比量不便,取右…

  • 卷七·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经穴主治   滑氏曰:“手厥阴心主,又曰心包络,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阴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经而言,曰心包络,一经而二名,实相火也。”  …

  • 卷九·名医治法(聚英)

      疮毒   《原病式》曰:“凡人初觉发背,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用湿纸复其上,立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铜钱厚,安于头上,用大艾炷灸三壮,即换一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