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骑竹马灸穴法

  此二穴,专治痈疽恶疮,发背疖毒,瘰疬诸风,一切病症。先从男左女右臂腕中横纹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不量爪甲,截断;次用篾取前同身寸一寸,却令病人脱去衣服,以大竹扛一条跨定,两人随徐扛起,足离地三寸,两旁两人扶定,将前量长篾,贴定竹扛竖起,从尾骶骨贴脊量至篾尽处,以笔点记,后取身寸篾,各开一寸是穴。灸七壮。

  此杨氏灸法。按《神应经》:“两人抬扛不稳,当用两木凳,搁竹扛头,令患人足微点地,用两人两旁扶之,尤妙。”又按《聚英》言:“各开一寸,疑为一寸五分,当合膈俞、肝俞穴道。”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鼻口门

      鼻有息肉:迎香。衄血:风府风池合谷三间二间后溪前谷委中申脉昆仑厉兑上星隐白。   鼽衄:风府二间迎香。   鼻塞:上星临泣百会前谷厉兑合谷迎香。   鼻流清涕:人中上星风府。 …

  • 卷三·肘后歌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叉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   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

  • 卷五·十二經之原歌

      甲出丘虚乙太冲,丙居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谷,辛原本出太渊同,壬归京骨、阳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

  • 卷十·汤氏歌

      山根若见脉横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因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   青脉生于左太阳,须惊一度见推详,赤是伤寒微燥热,黑青知是乳多伤。   右边赤脉不须多,有则频惊怎奈何?红赤…

  • 卷五·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所生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 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

  • 卷四·人神禁忌

      九部人神禁忌歌:   一脐二心三到肘,四咽五口六在首,七脊八膝九在足,轮流顺数忌针灸。   九部人神禁忌图:   此法:一岁起脐,二岁起心,周而复始,顺数。   十干人神:  …

  • 卷五·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阳明。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厥阴。

  • 卷四·禁针穴歌

      脑户、顖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

  • 卷三·玉龙歌(杨氏注解)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