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中指取寸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作十二节,为一尺二寸。前发际不明者,取眉心直上行三寸。后发际不明者,取大椎上行三寸。前后俱不明者,折作一尺八寸。头部直寸,并依此法取。眼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头部横穴,并依此穴寸法取。

  神庭穴至曲差穴、曲差穴至本神穴、本神穴至头维穴各一寸半,自神庭至头维共四寸半。

  背部:

  大椎穴至尾骶骨穴,共计二十一椎,通作三尺,故谓人为三尺之躯者,此也。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

  第二行,侠脊各一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两旁。

  第三行,侠脊各三寸,除脊一寸,共折作七寸,分两旁。

  腹部:

  膺部腹部横寸,并用对乳间横折作八寸。膺腹横寸取穴,悉依上法。直寸取穴,依中行心蔽骨下至脐,共折八寸。人无蔽骨者,取歧骨下至脐心,共折九寸取之。脐下至毛际横骨,折作五寸。天突至膻中,折作八寸,下行一寸六分为中庭,上取天突,下至中庭,共折九寸六分。

  手足部、并背部横寸,并用中指寸取之。

  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廷,两横纹头相去为一寸。取稻秆心量,或用薄篾量,皆易折而不伸缩为准,用绳则伸缩不便,故多不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六·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

  • 卷四·背部俞穴歌

    二节大椎,风门、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俞、三焦,肾俞、气海,大肠、关元,小肠、膀俞,中膂、白环,上、次、中、下,膏肓、患门,四花六穴,腰俞、命门,穴皆可彻。

  • 卷八·霍乱门

      霍乱: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霍乱吐泻:关冲支沟尺泽三里太白先取太溪,后取太仓。   霍乱呕吐转筋:支沟。   逆数:关冲阴陵承山阳辅太白大都中封解溪丘墟公孙。

  • 卷七·十五络脉(节要)

      手太阴之别络,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呿,小便遗数,补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络,名曰通里。去腕…

  • 卷一·巨刺论

      巨刺刺经脉,缪刺刺络脉,所以别也。   歧伯曰:“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

  • 卷八·心脾胃门

      心痛:曲泽间使内关大陵神门太渊太溪通谷心俞(百壮),巨阙(七壮)。   心痛食不化:中脘。   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寸,各三十壮)膈俞胃俞肾俞(随年壮)。   心烦…

  • 卷三·行针指要歌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   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   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或针嗽,肺俞风…

  • 卷三·刺法启玄歌(六言)

      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焫,细推十干五行,谨按四时八节。   出入要知先后,开合慎毋妄别,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切。   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无伤荣血,循扪引导之因,呼吸调和寒…

  • 卷三·行针总要歌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

  • 卷四·尻神禁忌

      九宫尻神禁忌歌:   坤踝震腨指牙上,巽属头兮乳口中,面背目干手膊兑,项腰艮膝肋离从,坎肘脚肚轮流数,惟有肩尻在中宫。   九宫尻神禁忌图:   此神农所制。其法一岁起坤,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