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头面门

  头痛:百会上星风府风池攒竹丝竹空小海阳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冲中渚昆仑阳陵。

  头强痛:颊车风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

  头偏痛:头维。

  脑泻:顖会通谷。

  头风:上星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

  脑痛:上星风池脑空天柱少海。

  头风,面目赤:通里解溪。

  头风牵引脑顶痛:上星百会合谷。

  偏正头风:百会前顶神庭上星丝竹空风池合谷攒竹头维。

  醉后头风:印堂攒竹三里。

  头风眩晕:合谷丰隆解溪风池垂手着两腿,灸虎口内。

  面肿:水沟上星攒竹支沟间使中渚液门解溪行间厉兑譩嘻天牖风池。

  面痒肿:迎香合谷。

  头项俱痛:百会后顶合谷。

  头风冷泪出:攒竹合谷。

  头痛项强,重不能举,脊反折,不能回顾:承浆(先泻后补)风府。

  脑昏目赤:攒竹。

  头旋:目窗百会申脉至阴络却。

  面肿项强,鼻生息肉:承浆(三分,推上复下)。

  头肿:上星前顶大陵(出血)公孙。

  颊肿:颊车。

  颐颔肿:阳谷腕骨前谷商阳丘墟侠溪手三里。

  风动如虫行:迎香。

  颈项强急:风府。

  头目浮肿:目窗陷谷。

  眼睑瞤动:头维攒竹。

  脑风而疼:少海。

  头重身热:肾俞。

  眉棱痛:肝俞。

  毛发焦脱:下廉。

  面浮肿:厉兑。

  面肿:灸水分。

  头目眩疼,皮肿生白屑:灸顖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续增治法

      中风论(徐氏书)   且夫中风者,有五不治也。开口、闭眼、撒屎、遗尿、喉中雷鸣,皆恶候也。且中风者,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各不同焉。或中于脏,或中于腑,或痰或气,或怒或喜,逐其…

  • 卷六·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为黑肠。”   诸书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无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

  • 卷九·医案(杨氏)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余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余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

  • 卷一·刺热论

      黄帝问曰:“五脏热病奈何?”   歧伯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

  • 卷三·十二经脉歌(聚英)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臑中行。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

  • 卷五·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经(杨氏)

      肺之主大肠客: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可刺手太阴肺经原,复…

  • 卷十·命门部位歌

      中庭与天庭,司空及印堂,额角方广处,有病定存亡。青黑惊风恶,体和润泽光,不可陷兼损,唇黑最难当。青甚须忧急,昏暗亦堪伤,此是命门地,医师妙较量。   面眼青肝病,赤心,黄脾,白…

  • 卷一·九刺应九变论

      歧伯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脏腧也。二曰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腧也。三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者,刺小络血脉也。五曰分刺者,刺分肉…

  • 卷四·四明高氏补泻

      《素问》补肾俞注云:“用圆利针,临刺时,呪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闭理。’念三遍,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针至三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患人咽气三次,又…

  • 卷五·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