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头面门

  头痛:百会上星风府风池攒竹丝竹空小海阳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冲中渚昆仑阳陵。

  头强痛:颊车风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

  头偏痛:头维。

  脑泻:顖会通谷。

  头风:上星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

  脑痛:上星风池脑空天柱少海。

  头风,面目赤:通里解溪。

  头风牵引脑顶痛:上星百会合谷。

  偏正头风:百会前顶神庭上星丝竹空风池合谷攒竹头维。

  醉后头风:印堂攒竹三里。

  头风眩晕:合谷丰隆解溪风池垂手着两腿,灸虎口内。

  面肿:水沟上星攒竹支沟间使中渚液门解溪行间厉兑譩嘻天牖风池。

  面痒肿:迎香合谷。

  头项俱痛:百会后顶合谷。

  头风冷泪出:攒竹合谷。

  头痛项强,重不能举,脊反折,不能回顾:承浆(先泻后补)风府。

  脑昏目赤:攒竹。

  头旋:目窗百会申脉至阴络却。

  面肿项强,鼻生息肉:承浆(三分,推上复下)。

  头肿:上星前顶大陵(出血)公孙。

  颊肿:颊车。

  颐颔肿:阳谷腕骨前谷商阳丘墟侠溪手三里。

  风动如虫行:迎香。

  颈项强急:风府。

  头目浮肿:目窗陷谷。

  眼睑瞤动:头维攒竹。

  脑风而疼:少海。

  头重身热:肾俞。

  眉棱痛:肝俞。

  毛发焦脱:下廉。

  面浮肿:厉兑。

  面肿:灸水分。

  头目眩疼,皮肿生白屑:灸顖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三·杂病穴法歌(医学入门)

      杂病随症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脏腑俞募当谨始。   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   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

  • 卷八·妇人门

      月脉不调:气海中极带脉(一壮)肾俞三阴交。   月事不利:足临泣三阴交中极。   过时不止:隐白。   下经若冷,来无定时:关元。   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血崩:气…

  • 卷二·金针赋(杨氏注解)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

  • 卷五·流注开阖(医学入门)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过经之所)。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

  • 卷一·五刺应五脏论

      歧伯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者,浅内而疾发,无针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以应肺也。二曰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以取经络之血,以应心也。三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

  • 卷六·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为黑肠。”   诸书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无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

  • 卷五·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 卷十·初生调护

      怀娠:   怀娠之后,必须饮食有常,起居自若,使神全气和,则胎常安,生子必伟。最忌食热毒等物,庶生儿免有脐突疮痈。   初诞:   婴儿在胎,必借胎液以滋养之。初离母体,口有液…

  • 卷一·针道源流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歧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

  • 卷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