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七·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胆也。胆为青肠。”又曰:“胆为清净之府。诸腑皆传秽浊,独胆无所传道,故曰清净。虚则目昏,若吐伤胆倒,…

  • 卷一·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曰:“心赤,肺白,肝青…

  • 卷五·八法交会八脉

      公孙二穴,父,通冲脉;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   后溪二穴,夫,通督脉;申脉二穴,妻,通阳蹻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   临泣二穴,男,通…

  • 卷七·十五络脉歌(医经小学)

      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

  • 卷五·十二經之原歌

      甲出丘虚乙太冲,丙居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谷,辛原本出太渊同,壬归京骨、阳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

  • 卷五·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所生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 卷八·痹厥门

      风痹:尺泽阳辅。   积痹痰痹:膈俞。   寒厥:太渊液门。   痿厥:丘墟。   尸厥如死及不知人事:灸厉兑(三壮)。   身寒痹:曲池列缺环跳风市委中商丘中封临泣。   逆…

  • 卷九·取灸心气法;取灸痔漏法;灸小肠疝气穴法;灸肠风下血法

      取灸心气法   先将长草一条,比男左女右手掌内大拇指根横纹量起。至甲内止,以墨点记;次比盐指、中指、四指、小指五指皆比如前法;再加同身寸一寸点定,别用秆草一条,与前所量草般齐,…

  • 卷八·诸风门

      左瘫右痪:曲池阳溪合谷中渚三里阳辅昆仑。   肘不能屈:腕骨。   足无膏泽:上廉。   偏风:列缺冲阳。   身体反折:肝俞。   中风肘挛:内关。   目戴上:丝竹空。  …

  • 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