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手足阴阳经脉刺论 admin • 08/03/2024 10:05 • 针灸大全 歧伯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壮热,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弗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5.html 赞 (0) admin 0 0 生成海报 序·自叙 上一篇 07/03/2024 卷二十九 四言举要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卷八·汗门 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 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 自汗:曲池列缺少商昆仑冲阳然谷大敦涌泉。 无汗:上星哑门风府风池支沟经渠大陵阳谷腕骨然骨中渚液门鱼际合谷中冲…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九·医案(杨氏)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余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余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三·策 诸家得失策 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九·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趾甲下,…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 冲脉: 考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八·诸般积聚门 气块冷气,一切气疾:气海。 心气痛连胁:百会上脘支沟大陵三里。 结气上喘及伏梁气:中脘。 心下如杯:中脘百会。胁下积气:期门。 贲豚气:章门期门中脘巨阙气海(百…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八·肠痔大便门 肠鸣:三里陷谷公孙太白章门三阴交水分神阙胃俞三焦俞。 肠鸣而泻:神阙水分三间。 食泄:上廉下廉。 暴泄:隐白。 洞泄:肾俞。 溏泄:太冲神阙三阴交。 泄…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九·艾叶医统;艾灸补泻;艾炷大小;点艾火 艾叶《医统》 《本草》云:“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曝干,陈久者良,避恶杀鬼。又采艾之法,五月五日,灼艾有效。制艾先要如法:令干燥,…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十·命门部位歌 中庭与天庭,司空及印堂,额角方广处,有病定存亡。青黑惊风恶,体和润泽光,不可陷兼损,唇黑最难当。青甚须忧急,昏暗亦堪伤,此是命门地,医师妙较量。 面眼青肝病,赤心,黄脾,白…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四·内经补泻 帝曰:“余闻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歧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