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的病因病机,症状,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小儿疳积不一般,食伤中州是根源。标本虚实须细辨,调理脾胃补后天。

“疳”字解释有二,一则从病理,曰“干”,指小儿脾胃津液干涸而成本病;一则从病因,曰“甘”,指小儿恣食甘肥而得。综其临床所见,疳证是泛指因多种慢性疾病所致的脾胃虚弱、脏腑失养、津液耗伤、气血失荣、肌肤失养、形体消瘦等小儿常见的脾胃失调、营养不良虚弱综合征。其特征为:小儿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肚大青筋、精神萎靡、饮食异常等。多发于三岁左右的小儿。古人虽有十九疳,二十四候之别,但究其病因,皆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久病累及脾胃损伤所致。临床上尤以饮食积滞,日久不愈转化成疳者,更为常见,故有“积为疳之母”之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伤则不运,胃伤则不纳,气血无以资生,缠绵日久,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以濡养,故除脾胃见症外,可出现心疳、肝疳、肺疳、肾疳、眼疳、鼻疳、牙疳等等兼症。

由于疳证是以脾胃损伤为主,故其治则也应以调理脾胃为要。但由于本病兼证较多,临床表现不一,加之病程又长,故在辨证用药时应分清标本虚实,权衡寒热消补,力求去积而不伤正,扶脾而不恋邪。正如《幼幼集成》所谓:“疳之为病,皆虚所致,即热者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积者亦虚中之积。故治积不可骤攻,治寒不宜峻温,治热不可过凉。虽积为疳之母,而治疳必先去积,然遇极虚者而迅攻之,则积去疳危矣。故壮者去积而后扶胃气,衰者先扶胃气而后消之”。证之于临床,陈飞霞之论,确属经验之谈。

作者治疳证,凡症见面黄肌瘦,乳食少进,毛发稀疏,腹满拒按,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卧不安,舌红苔腻,脉滑数者,辨之为肠胃积滞有热,治每以消食导滞为主,多用保和丸加减(焦山楂、炒莱菔子、神曲、法半夏、茯苓、连翘、淮山药、生扁豆、砂仁、胡黄连),舌赤口臭必加酒黄芩,连翘不可不用。胡黄连,在两岁以内小儿不用,三岁以后,用量也不宜过多。

若症见面黄肌瘦,精神萎靡,头毛作穗,皮肤干涩,肚大青筋,手足心热,烦躁不安,纳呆食少,脉濡细者,辨为积滞日久,化热灼津,治宜清补兼施法,可用《医宗金鉴》肥儿丸化裁(金鉴肥儿丸:人参、茯苓、白术、胡黄连、黄连、使君子、神曲、山楂、芦荟、甘草)。有虚热者我喜用银柴胡、青蒿;舌质红者,加沙参、鳖甲;芦荟作者一般不用,多以连翘代之,防苦寒伤胃。

疳证至后期,患儿骨疲如柴,头大颈细,肚大青筋,精神疲惫,睡卧露睛,大便完谷不化,舌淡苔少,脉细无力者,辨为久病脾气大伤,津液匮乏。补不宜峻补,味不宜偏厚,宜调理升降,益气养阴,作者常用参苓白术散化裁。此方取四君子汤之中和,用木香、藿香理气散湿,用葛根升腾脾胃之津液,有升有降,补中寓散,乃稳妥之法。舌红者加沙参,连翘少用,大便酸臭者,加谷芽、焦山楂。

治疗疳证兼症,须辨证施治,牙疳、眼疳、鼻疳……等,不应拉入疳证中按图索骥,作者认为仍须遵“有是证,则用是药”之旨,或清,或补,或泻,或用内服外治之法,不属儿科者,请他科会诊,不应勉强以疳证统治之。

治疗疳证,在临床上除用汤剂外,久病缓图,作者常用小儿扶正散(苍术36克、牛黄1.5克、生熟蒲黄各18克、元明粉、穿山甲各36克,猪肝一具,将上药共为细未,再将猪肝煮熟,剔除白色血管,趁热合上药于药碾中压碎,晒干,研成细末。一岁患儿每次服0.6克,日服三次,开水送下。一岁以上者,每岁增加0.3克,用药多在一周之内,即可改善患儿之食欲,半月之后,患儿面色多转红活。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落枕

    (睡觉时由枕头或姿势不适,而引起的颈痛)韭菜汁加热(不烧开)擦颈部,日擦七八次,2~3天便可治好。

  • 补血养颜牛展汤

    用料牛展500克,杞子50克,淮山50克,龙眼肉30克,水8碗,姜2片,盐1/2茶匙。作法①龙眼肉浸洗干净。②牛展洗净切厚片。③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煲中煮滚,改用文火煲5/2小时…

  • 饮食自疗法3

    雪梨汁30毫升、灯芯草2克、冰糖10克,先将灯芯草煎汁与雪梨及冰糖混匀,再隔水蒸化,1次服完,每日1次,连服5-7天,用于心热型夜啼。

  • 蟾蜍的药用价值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讽刺的俗话,是鄙视蟾蜍的丑陋,可是它的药用价值却是值得称道的。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蟾蜍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等功用。近代临床报道,可以治疗…

  • 生黑发方五

    猪肾1对,杜仲30克,沙苑蒺藜15克,核桃肉30克。将药物和猪肾加适量的水,在旺火上煮30分钟后,改微火炖至猪肾熟烂。食猪肾及核桃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7—10日,可乌发美发。

  • 便秘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便秘便秘指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通常两三天不大便,或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者。本病发生原因常有燥热内结、气虚传送无力、或阴虚血少等。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方一…

  • 四季保健奇效蔬菜单之秋季

    秋天1、甘蔗一尺长,在中午十一点吃下,可补血、通气。2、甘蔗五寸长,在下午四点吃下,可补血、通气。早晨菜单1、胡萝卜炒花生油。2、木耳炒青菜。中午菜单1、荷兰豆炒花生仁。此菜可消除…

  • 痛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许学士痛风方。【组成】大川乌2个(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粒(炒),全虫21枚(水洗),地龙15克(焙干去泥),麝香0.75克。【用法】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

  • 小儿夏季热的治疗方法

    小儿夏季热小儿夏季热为婴幼儿一种特有的疾病,又称“暑热症”。其主要症状是: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小儿夏季热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方一]玉竹、冰糖各…

  • 养阴清肺汤医案分析

    【组成】大生地12g 麦冬9g 生甘草3g 玄参9g 贝母5g 丹皮5g 薄荷3g 炒白芍5g 【主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