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刺疟论

      黄帝问曰:“刺疟奈何?”   歧伯对曰:“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筩,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

  • 卷七·督脉

      督脉经穴歌   督脉中行二十七,长强腰俞阳关密,命门悬枢接脊中,筋缩至阳灵台逸,神道身柱陶道长,大椎平肩二十一,哑门风府脑户深,强间后顶百会率,前顶顖会上星圆,神庭素髎水沟窟,…

  • 卷一·诊要经终论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歧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

  • 卷五·流注图

      足少阳胆之经,甲主,与巳合,胆引气行。   甲戌时开胆为井金。   丙子时,小肠荥水。   戊寅时,胃俞木,并过胆原丘墟,木原在寅。   庚辰时,大肠经火。   壬午时,膀胱合…

  • 卷六·手太阴肺经

      《内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与肺,故病在背。其味…

  • 卷五·八法交会歌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

  • 卷七·任脉

      任脉经穴歌   任脉三八起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锐,石门气海阴交仍,神阙水分下脘配。建里中上脘相连,巨阙鸠尾蔽骨下,中庭膻中慕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夜,天突结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浆舍(…

  • 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胆家瞳子髎窍…

  • 卷二·流注指微赋(窦氏)

      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肥瘦,辨四时之浅深。   是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   每…

  • 卷八·疮毒门

      疔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   疔疮生手上:曲池(灸)。   疔疮生背上:肩井三里委中临泣行间通里少海太冲。   瘰疬:少海(先针皮上,候三十六息,推针入内,须定浅深,追核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