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菖

白菖
(《别录》)

【异名】泥昌(《雷公炮炙论》),水昌、水宿、茎蒲、水菖蒲(《别录》),溪荪、兰荪(陶弘景),地心(《石药尔雅》),泥菖蒲(《纲目》),蒲剑(《草木便方》),水八角草、家昌蒲(《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蒲(《江苏植药志》),大叶菖蒲、土蒿蒲(《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白菖蒲的根茎。

【植物形态】白菖蒲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肥厚,白色带紫。叶根生,长剑形,长50~8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叶脉平行,中脉显著。花茎扁平,佛焰苞叶状,极延长,长约与叶等;肉穗花序柱状,无柄,长约4~7厘米,宽约1厘米,淡黄绿色,密生细花;花两性,花被6,广线形,膜质透明,先端淡褐色,长约2毫米;雄蕊6,与花被片等长,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扁线形;雌蕊1,子房长椭圆形。浆果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于水边及潮湿地。分布几遍全国。

【采集】全年可采,但以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5~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

【药材】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少数分枝,长5~20厘米,直径至2.5厘米,外表棕色,有细的纵皱纹,上面节部有三角状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在节的脊线上通常残留棕色的鳞状毛,下部有细根或根痕;去皮的生药则叶和根的痕迹都不显著。折断面灰褐色或暗褐色,组织松软。香气特异而显著,味苦而辣。以根茎粗大、表面黄白色、去尽鳞叶及须根者为佳。
主产湖北、湖南、辽宁、四川等地。此外,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硒干。

【性味】苦辛,温。

①《别录》:"味甘(一作"甘辛,温。"),无毒。"

②《上海中草药手册》:"苦辛,温。"

【功用主治】化痰,开窍,健脾,利湿。治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请,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

①《别录》:"主食诸虫。"

②陶弘景:"主风湿咳逆,去虫,断蚤虱。"

③《本草图经》:"捣末,油调涂疥瘙。"

④《岭南采药录》:"健胃除湿,煎水洗疥癞。"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助消化,消积食,止腹痛,治痢疾,又治风湿疼痛。"

⑥《东北药植志》:"散痈肿。"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镇静安神,化痰,健胃。治癫痫,耳鸣,听觉不灵,胸腹胀闷。"

⑧《吉林中草药》:"芳香通窍,和中辟浊。治神昏,耳鸣,健忘,湿滞气塞。"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装胶囊。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选方】①治健忘、惊悸、神志不清:菖蒲三钱,远志三钱,茯苓三钱,龟版五钱,龙骨三钱。共研细末。每次一钱五分,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腹胀,消化不良:菖蒲、莱菔子(炒)、神曲各三钱,香附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痢疾,泻黑水,里急后重,头昏眼花:水菖蒲根一钱,切细,冷开水吞服,一次服用,连用二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④治痈肿初起:菖蒲一两,独活五钱,白芷五钱,赤芍五钱,紫荆皮三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同葱心捣成糊状,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⑤治牙痛,牙龈出血:菖蒲适量,研末,外搽。(《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小儿疝气,偏坠,阴部湿疮:菖蒲煎水,洗患处。(《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据15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上下,显效率达45~50%左右。对咳、喘、痰、炎均有一定疗效。一般起效时间在服药后3~6天,快者1~2天;且疗效比较持久,不少治愈病例经冬季考验,未见复发。实践中观察到,臭蒲制剂对虚寒型疗效较好,痰热型较差;单纯型疗效略高于喘息型;疗程增加,显效率明显上升,而复发率降低,但有效率却变化不大。制剂及用法:㈠胶囊.每粒装臭蒲根粉0.3克。每次2粒,日服2~3次。㈡注射液:每毫升相当臭蒲根生药1克。每日1次2毫升肌肉注射。均10天为一疗程。初步观察,注射剂似较口服制剂效果为好;但口服制剂加用其它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则疗效有所提高。副作用:口服制剂偶见恶心、呕吐、腹鸣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②治疗化脓性角膜炎
取臭蒲根2两(干品),加水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过滤,调整pH值呈中性;或用臭蒲根5两,经水煎、过滤及乙醇反复处理,调整pH至7。均经高压灭菌。用于点眼,每日3次,每次2~3滴;或行眼浴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共治角膜溃疡、树枝状角膜炎、角膜灼伤等27例,治愈24例,无效1例,未观察2例。多数在2~6天内治愈。实践证明,本品对促进组织新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作用较明显。

③治疗菌痢、肠炎
取鲜根切片晒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克。每次3粒(小儿减半),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煎服易产生恶心呕吐反应。治疗420例,效果显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0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赤小豆

    赤小豆(《本经》) 【异名】亦豆(《日华子本草》),红豆(《纲目》),红小豆(《本草原始》),小红绿豆、虱拇豆(《陆川本草》),朱赤豆(《中药材手册》),金红小豆、朱小豆(《药材学…

  • 苦壶卢子_苦壶卢子的功能主治_苦壶卢子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苦瓠子、苦葫芦子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窃;杀虫;解毒。主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龆齿;聤耳;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

  • 小红参

    小红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滇紫参(《云南中草药选》),小活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小红药(《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茜草的根。植物形态详"云南茜…

  • 鸽(《嘉祐本草》) 【异名】鹁鸽(《食疗本草》),飞奴(《开元天宝遗事》)。 【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原鸽、家鸽或岩鸽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①原鸽,又名:野鸽(《本草图经》)。体长…

  • 黄花夹竹桃_黄花夹竹桃哪些人不能吃_黄花夹竹桃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柳木子、相等子、台湾柳、吊钟花、夹竹桃、番仔桃、铁石榴、杨石榴、菱角树、癣疮叶、黄花状元竹、美国黄蝉、大飞酸子、竹驼子、酒杯花、杨柳树、铁菱角、都拉树 性味:辛;苦…

  • 止血丹

    止血丹(《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止血丹的全草。 【植物形态】止血丹多年生草本。茎纤细,高约30厘米。叶互生,倒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

  • 昆明堇菜_昆明堇菜有毒性吗_昆明堇菜有用药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紫花地丁、紫罗兰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疳化积。主疮疡肿毒;小儿疳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

  • 银柴胡_银柴胡的副作用_银柴胡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虚热;除疳热。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

  • 铧头草_铧头草的禁忌_铧头草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地黄瓜、青地黄瓜、烙铁草、犁头草、白花地下、宝剑草、长萼堇菜、翁域、犁嘴草、剪刀菜、紫花地丁、尼泊尔堇莱、紫花地丁 性味:味微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

  • 洋葱

    洋葱(《药材学》) 【异名】玉葱(《植物学大辞典》)。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 【植物形态】洋葱多年生草本,具强烈的香气。鳞茎大,球形或扁球形,外包赤红色皮膜。叶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