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

竹叶
(《别录》)

【异名】淡竹叶(《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采集】随时采鲜者入药。

【药材】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性味】甘淡,寒。

①《别录》:"味辛平,大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履巉岩本草》:"苦,甘,微寒,无毒。"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

【归经】入心、肺、胆、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

④《药品化义》:"入心、肺、肌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

【选方】①疗热渴:淡竹叶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两,小麦三升,栝楼二两。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外台秘要方》竹叶汤)

②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参二两,麦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③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浓煮竹叶汁,饮五、六合。(《圣济总录》竹叶汤)

④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一握,粳米一合,茵陈半两。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汁一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叶粥)

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甘草各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附子(炮)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金匮要略》竹叶汤)

⑥治诸淋: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一钱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奇效良方》淡竹叶汤)

⑦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医力简义》导赤散)

⑧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三合,微温服之,须臾再服。(《经效产宝》)

⑨治头疮乍发乍差,赤焮疼痛:竹叶一斤烧灰,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匀,日三、四上涂之。(《圣惠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0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獐牙菜

    獐牙菜(《内蒙古中草药》) 【异名】当药(《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瘤毛獐牙菜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四棱形,带…

  • 黄珠子草

    黄珠子草(《广西中药志》) 【异名】珍珠草、鱼骨草、日开夜闭(《南宁市药物志》),地珍珠、假芋(《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黄珠子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黄珠子草…

  • 粗叶悬钩子_粗叶悬钩子有什么功效_粗叶悬钩子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散瘀。主肝炎,痢疾,肠炎,乳腺炎,口腔炎,行军性血红…

  • 乳腐

    乳腐(《嘉祐本草》) 【异名】乳饼(《本草蒙筌》)。 【来源】为牛乳等乳类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纲目》:"乳腐,诸乳皆可造之,惟以牛乳者为胜。《耀仙神隐书》:造乳饼法,以牛乳一…

  • 阴晚

    阴晚(《医林纂要》) 【来源】为平胸龟科动物大头平胸龟的全体。 【动物形态】大头平胸龟体略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6厘米,宽约12厘米。头大,不能缩入甲内;头部覆有整…

  • 河豚鱼肝油

    河豚鱼肝油(《辽宁医学》2(10):467,1966) 【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肝脏所熬出的油。动物形态详"河豚"条。 【功用主治】治淋巴结结核,慢性…

  • 螃蟹脚

    螃蟹脚(《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扁杆灯芯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扁杆灯芯草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短,白色,须根多数。茎扁平,2~3丛生,直立,翼状二…

  • 鹧鸪脚

    鹧鸪脚(《陆川本草》) 【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动物形态详"鹧鸪"条。 【性味】甘,温,微毒。 【功用主治】治中耳炎。 【用法与用量】外用:煅研为末,吹耳。

  • 澄茄子

    【中药名】澄茄子   【别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苍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   【英文名】Fructus Litseae Cubebae   【药用部位】为樟科木姜子属…

  • 杧果_杧果是中药吗_杧果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艹奄)罗果、香盖、望果、蜜望、沙果梨、蜜望子、莽果、檬果、芒果、马蒙、抹猛果 性味:甘;酸;微寒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止呕;止咳。主口渴;呕吐;食少;咳嗽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