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香草


中药名】灵香草 ling xiang cao

  【别名】香草、零陵香、蒙州零陵香、排草、零陵香、薰衣草、广零陵香、熏草。

  【英文名】Herba Lysimachiae Foenum-graeci

  【药用部位】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有狭翅状棱,老茎匐地生根,当年生茎近直立,高15~30厘米。叶互生,膜状纸质,阔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下延,边全缘或浅波状;叶柄有狭翅。花黄色,有长梗,单生于上部叶腋;萼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轮状,有5个长圆形的裂片;雄蕊比花冠短很多,花药顶孔开裂。蒴果近球形,灰白色。花期4~5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沃土上。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拔取全株,抖净泥沙,烘干或阴干,扎成小把。不宜水洗和日晒,以免香气减弱。

  【药材性状】全草为不规则茎、叶混合段。根须状,棕黑色。茎细长,常稍扭曲,直径2~3毫米,灰绿色至紫棕色,不分枝或少分枝,有纵线纹及3条翅状棱,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质稍脆,折断面三角形,黄白色。叶互生,叶片卵形至广卵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基部下延,叶脉明显。有时叶腋间可见具长柄的黄花和球形蒴果,萼宿存,果皮薄,具多数细小棕黑色种子。气芳香,味微甘。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甘。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行气、止痛、驱蛔。属驱虫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漱。用治鼻塞、伤风、感冒头痛、下痢、遗精、牙痛、胸腹胀满、蛔虫病。

  【药理研究】灵香草煎液(750%浓度)在体外及鸡胚内,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经初步实验,本品总苷可能有抑制小鼠受精卯着床作用。

  【化学成分】干草含芳香油0.21%,油中已鉴定出59种成分,其中以十六、十七酸六氢金合欢烯酰丙酮等含量较高。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①治感冒头痛,胸腹胀满:灵香草茎、叶9~1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蛔虫症:驱蛔虫草(灵香草)9~15克。水煎,于睡前1次内服;亦可用15~30克鲜叶,或鲜嫩枝尖切细,炖鸡蛋1次服。小儿用量减半。(《云南中草药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9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苦树皮

    苦树皮(《中国药植志》) 【异名】苦皮子(《四川中药志》),山熊胆(《新医学》(3):26,1972),赶狗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树…

  • 毛野丁香叶

    毛野丁香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石楠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野丁香的叶。 【植物形态】毛野丁香小灌木,高约30厘米,揉之有臭气。茎直立,有棱…

  • 亚麻

    亚麻(《本草图经》) 【异名】鸦麻(《本草图经》),胡麻饭(《滇南本草》),山西胡麻(《植物名实图考》),山脂麻、胡脂麻(《中国药植志》),胡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 牛肝

    牛肝(《别录》)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甘,平。 ①《日用本草》:"味甘,凉。" ②《本草经疏》:"味苦甘,气和平。" 【功用主治】养血,…

  • 鸡肝散_鸡肝散的功效_鸡肝散的吃法

    基础信息 别名:白香薷、沙虫药、黑头草、四棱蒿、滇香薷、细野菝子、铁扫把、野苏、蔓坝、野薄荷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显热泻痢;黄疸;小便不利…

  • 丝瓜根_丝瓜根有什么功效_丝瓜根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主偏头痛;腰痛;痹证;乳腺炎;鼻炎;鼻窦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丝瓜或奥…

  • 罗汉松根皮

    罗汉松根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根皮。植物形态详"罗汉松实"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治跌打损伤,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加黄…

  • 涩草_涩草有哪些好处_涩草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涩叶、锦标草、金线标、锦线镖、红地榆、白斑人参果 性味:涩;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风热声哑;肺痈;腹痛下痢;妇女白带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

  • 地茄子_地茄子藤的功效与作用_地茄子煮水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小铜锤、地钮子、地扣子、地石榴、米汤果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散瘀。主风湿痹痛;疝气;跌打损伤;遗精;白带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豉虫

    豉虫(《本草拾遗》) 【异名】豉母虫(《补缺肘后方》)。 【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 【动物形态】豉虫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及前胸背皆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