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_紫珠可以入药吗_紫珠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紫荆、紫珠草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树、华紫珠、老鸦糊的叶。

原形态:1.杜虹花灌木,高1-3m,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和分枝毛。单叶对生,叶脉粗壮,长1-2.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5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截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被短硬毛,背面被灰黄色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2对。聚伞花序腋生,4-7次分歧,花序梗长1.5-2.5cm;具细小苞片;花萼杯状,被灰黄色星状毛。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至淡紫色,无毛,长约2.5mm,裂片4,钝圆,长约1mm;雄蕊4,长约5mm;子房无毛。果实近球形,紫色,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2.白棠子树小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纤细,带紫红色,幼时略被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2-5mm;叶片倒卵形披针形,先端长尖或尾尖,两面无毛,背面密生细小黄色腺点;侧脉5-6对。聚伞花序腋生,细弱,宽1-2.5cm,2-3次分歧;花序梗长约1cm,略被星状毛,结果时无毛;具线形苞片;花萼杯状,先端具不明显的4齿或近截头状;花冠紫色,长1.5-2cm,先端4裂,钝圆;雄蕊4,花丝长约为花冠的2倍,花药卵形,细小;子房无毛,具黄色腺点。果实球形,紫色,径约2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3.华紫珠灌木,高1-3m。小枝纤细,幼时稍有星郑州志,老时脱落。单叶对生;叶柄长2-8mm;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两面近无毛,有显着的红色腺点;侧脉5-7对。聚伞花序细弱,生于叶腋,3-4次分歧,微被星状毛,总花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细小;花萼杯状,具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明显或钝三角形;花冠淡紫色,疏被星状毛,有红色腺点;雄蕊4,花丝与花冠近等长;子房无毛。果实紫色,球形,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4.老牙糊灌木,高1-3m。小枝灰黄色,圆柱形,被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宽椭圆形,长5-15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黄绿色,稍有毛,背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0对。聚伞花序腋生,宽2-3cm,4-5次分歧,被星状毛;花萼钟状,长约1.5cm,疏被星状毛,后脱落,有黄色腺点,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长约3mm,稍有毛,具黄色腺点;雄蕊4,药隔具黄色腺点;子房被毛。果实球形,紫色,初被星状毛,熟时无色,径约2.5-4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90m以下的一半、山坡、溪边林中或灌丛中。2.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灌丛中。3.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谷地和溪旁灌丛中。4.生于海拔200-3400m的疏林和灌丛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2.分布于华东、华南及河北、台湾、河南、湖北、贵州。日本、越南也有分布。3.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4.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紫珠,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生江东林泽间。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解诸毒物,痈疽,喉痹,毒肿,下瘘,蛇虺虫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2.《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3.《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脾虚,退热。研末搽皮肤痒痛,又杀虫。4.《中国药植图鉴》: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伤出,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5.《闽东本草》: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3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半边苏

    半边苏(《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野鱼香、野苏、火胡麻(《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 【植物形态】香薷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方形,高30~100厘米,下部…

  • 马骨

    马骨(《食疗本草》)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详"马肉"条。 【性味】甘,凉。 ①《别录》:"头骨:微寒。" 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头疮,耳疮,…

  • 扶栘木皮

    扶栘木皮(《本草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唐棣的树皮。 【植物形态】唐棣(《诗经》),又名:栘(《尔雅》),栘杨、高飞、独摇(崔豹《古今注》),扶栘(《纲目》),红栒子。乔木。…

  • 七叶莲_七叶莲可以入药吗_七叶莲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叶鸭脚木、汉桃叶、七叶烂、狗脚啼、手树、七加皮、七叶藤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风显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

  • 芦竹根

    芦竹根(《四川中药志》) 【异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 【植物形态】芦竹,又名:荻芦竹(《本草汇言》),绿竹(《分…

  • 鸡肝

    鸡肝(《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质18.2克,脂肪3.4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1.4克,钙21毫克…

  • 南瓜子

    南瓜子(《现代实用中药》) 【异名】南瓜仁(《科学的民间药草》),白瓜子(《东北药植志》),金瓜米(《陆川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

  • 胡桃壳

    胡桃壳(《纲目》)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成熟果实的内果皮。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 【化学成分】含6%的戊糖。 【功用主治】治血崩,乳痈,疥癣。 《纲目》:"烧存性,入下血、崩…

  • 野棕

    野棕(《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异名】山棕。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 【植物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状分裂,小叶少数,菱形,下面…

  • 苦瓜根_苦瓜根的功效与作用_苦瓜根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泻痢;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 原形态: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