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皮_山黄皮是中药吗_山黄皮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五薯叶、臭黄皮叶、过山香、蕃仔香草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叶或树皮。

原形态:假黄皮灌木或小乔木,高1-6m。枝、叶柄及花柄通常被毛,有刺激气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约3mm;小叶片15-31,卵形、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l-2.5cm,先端急尖,有时较钝,基部钝斜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小圆锯齿或不明显,两面被毛或仅在脉上被毛,纸质。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常成对而细小;萼片4,长不及1mm;花瓣4,白色,倒卵形或近卵形,长2.5-3mm,宽1.5-4mm,无毛;子房上位,3-4室,每室有2列胚珠。浆果卵形至椭圆形,长15-18mm,橘红色。种子1-2颗。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2.《云南中草药选》:疏风解表,行气止痛,截疟,杀虫。治上感,流感,疟疾,腹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3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蘽根

    蘽根(《纲目》) 【异名】虆根(《别录》)。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根。植物形态详"葛藟汁"条。 【性味】江西《中草药学》:"甘,平。" 【功用主治】治病后体虚,关节酸痛,跌打…

  • 苏头

    苏头(《四川中药志》) 【异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及"白苏子"条。 【采集】秋季采收,将紫苏或…

  • 竹鱼

    竹鱼(《纲目》) 【异名】足鱼(《医林纂要》),野鲮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边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 【动物形态】野鲮鱼体长,稍侧扁,长约40厘米。吻端钝圆,口…

  • 麋茸

    麋茸(《唐本草》)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 【动物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体长约2米,肩高1米余,雄者体重约200公斤…

  • 藤三七_藤三七的副作用_藤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

  • 甜石榴

    甜石榴(《滇南本草》) 【异名】天浆(《酉阳杂俎》),甘石榴(《纲目》)。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一种味甜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石榴皮"条。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参见"酸石榴"条…

  • 岩人参

    岩人参(《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紫花党参的全草。 【植物形态】紫花党参多年生缠绕草本,有乳汁。主根长圆锥形,肉质,表皮灰褐色,疏生细须根。单叶对生,长椭圆形,先端惭尖…

  • 木荷

    木荷(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异名】木艾树(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何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皮。 【植物形态】木荷乔木,高…

  • 拔毒散

    拔毒散(《滇南本草》) 【异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云南中草药》),小拔毒、尼马庄柯(《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

  • 棒棒木

    棒棒木(《新医药研究》) 【来源】为榆科植物小叶朴的树皮、树干或枝条。 【植物形态】小叶朴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色,光滑;小枝褐色,有光泽。叶互生,革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