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根_蔷薇根怎么入药_蔷薇根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苦涩;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主疮痈肿痛,烫伤,口疮,痔血,鼻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久痢不愈,遗尿,尿频,白带过多,子宫脱垂,骨鲠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根。

原形态:野蔷薇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金疮伤挞,生肉复肌。2.《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痈疽恶疮,牙齿痛,治邪气,通血经,止赤白痢,肠风泻血,恶疮疥癣,小儿疳虫肚痛。3.《纲目》:除风热湿热,缩小便,止消渴。4.《纲目拾遗》:治肺痈吐脓痰,酒煎服。5.《浙江民间草药》:活血调经,清下焦湿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6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桐皮

    桐皮(《本经》) 【异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 【植物形态】①泡桐(《纲目》),又名:白…

  • 地锦草

    地锦草(《嘉祐本草》) 【异名】地联、夜光、承夜(《吴普本草》),地噤、地锦(《本草拾遗》),酱瓣草(《庚辛玉册》),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螘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纲目》)…

  • 和血丹

    和血丹(《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胡枝子(《植物名实图考》),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胡枝子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大叶胡枝子落叶…

  • 山白龙_山白龙的副作用_山白龙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白杨树、响叶杨、圆叶杨、野白杨树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驱蛔。主外感风热表证;水肿;白浊;蛔虫症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滇南山杨的树…

  • 酒饼婆

    酒饼婆(《陆川本草》) 【异名】酒饼叶、石龙叶、土枇杷(《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叶或根。 【植物形态】紫玉盘,又名:油椎,酒饼木。直立或藤状灌木,高约2…

  • 鹿胎_鹿胎治什么病_鹿胎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补血生精;调经止血。主肾阳亏损;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劳瘵;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崩漏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 野木瓜_野木瓜吃多了有危害吗_野木瓜的用药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五爪金龙、假荔枝、绕绕藤、乌藤、八月挪、沙藤、鸭脚莲、土牛藤、木通七、七叶莲、拉藤、鹅掌藤、木莲、牛娘头刺、大耕绳、五月拿藤、拿藤 性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和…

  • 芭蕉子

    芭蕉子(《食疗本草》)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功用主治】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

  • 苦瓜

    苦瓜(《滇南本草》) 【异名】锦荔枝、癞葡萄(《救荒本草》),红姑娘(《群芳谱》),菩达(《广东新语》),凉瓜(《广州植物志》),癞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羊(《泉州本草》)…

  • 普洱茶

    普洱茶(《本经逢原》) 【异名】普雨茶(《物理小识》),大叶茶(《树木学》)。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叶。 【植物形态】普洱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小枝灰色,幼时被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