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根_蔷薇根怎么入药_蔷薇根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苦涩;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主疮痈肿痛,烫伤,口疮,痔血,鼻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久痢不愈,遗尿,尿频,白带过多,子宫脱垂,骨鲠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根。

原形态:野蔷薇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金疮伤挞,生肉复肌。2.《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痈疽恶疮,牙齿痛,治邪气,通血经,止赤白痢,肠风泻血,恶疮疥癣,小儿疳虫肚痛。3.《纲目》:除风热湿热,缩小便,止消渴。4.《纲目拾遗》:治肺痈吐脓痰,酒煎服。5.《浙江民间草药》:活血调经,清下焦湿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6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米柴

    小米柴(《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米柴的枝叶。 【植物形态】小米柴灌木,多分枝。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

  • 火油草_火油草的药用价值_火油草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走马风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头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千头艾纳香的叶。 原形态:千头艾纳香高大…

  • 毛罗勒_毛罗勒怎么服用_毛罗勒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香菜、假苏、姜芥、罗勒、香草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祛风活血。主湿阴脾胃;纳呆腹痛;呕吐腹泻;外感发热;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皮肤湿疹 生长采收 来源…

  • 三七

    三七(《纲目》) 【别名】山漆、金不换(《纲目》),血参(《医林纂要》),参三七(《本草便读》),田三七、田漆(《伪药条辨》),田七(《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五茄科植物人参三…

  • 蚬肉

    蚬肉(《唐本草》) 【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等的肉,植物形态详"蚬壳"条。 【药理作用】日本蚬的提取物如注入犬的门静脉或股静脉后,血流中可出现腺甙类物质,肝静脉中最多,因此其主要释放…

  • 番薯藤

    番薯藤(《岭南采药录》) 【异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番薯"条。 【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

  • 岩藿香_岩藿香的用药禁忌_岩藿香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犁头草、方茎犁头草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暑清热;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湿;风热咳嗽;风湿痹痛;痱子;跌打损伤;蜂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

  • 翻白叶

    翻白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小管仲。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 【植物形态】长柔毛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全体生有白色长柔毛。根较粗,暗棕色,…

  • 檵花

    檵花(《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纸末花,鸡寄(《植物名实图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间草药》),土墙花(《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花。 【植物形态】檵花,又…

  • 白八角莲_白八角莲滋阴补肾的作用总结_白八角莲的药材基源

    基础信息 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清肺润燥;解毒消肿。主劳伤筋骨痛;阳萎;胃痛;无名肿毒;刀枪外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