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

紫苏子
(《药性论》)

【异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野生者粒小,栽培者粒大。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

【炮制】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药性论》:"无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③《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④《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⑤《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⑥《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宜忌】《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选方】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③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④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⑥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名家论述】①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②《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③《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④《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⑤《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⑥《本草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⑦《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子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膈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9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牛胆_白牛胆的主要价值_白牛胆全草可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毛老虎、猪耳风、大力黄、大力王、白叶菊、大刀药、白背风、白羊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羊耳茶、毛茶、白头翁、飞扬药…

  • 独叶山兰_v是中药吗_独叶山兰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 性味:味甘;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疔毒;瘰疬;蛇咬伤;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 原形态:…

  • 紫花络石_紫花络石可以入药吗_紫花络石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藤序络石、牛角藤、掰果、银丝藤、牛藤、车藤、藤杜仲、白九牛藤 性味:辛;微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活络止痛。主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

  • 假蒟_假蒟什么病_假蒟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蛤蒟、不拨子、假荖、蛤荖、假蒌、蛤蒌、木柄蒌、荜拨子、猪拨菜、蛤蒌、钻骨风、臭蒌、山蒌、马蹄蒌 性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活络;消肿。主风寒咳喘…

  • 斑竹花

    斑竹花(《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植物形态详"斑竹根"条。 【功用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

  • 丝瓜花_丝瓜花治什么病_丝瓜花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疔疮肿毒;痔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花。 原形态:一年生攀…

  • 五指毛桃根

    五指毛桃根(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粗叶榕的根。 【植物形态】粗叶榕,又名…

  • 樗鸡_樗鸡的功效与作用_樗鸡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红娘子、灰花蛾 性味:味苦;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玫毒散结。主血瘀经闭;腰伤疼痛;阳痿;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

  • 豆油

    豆油(《纲目》) 【来源】为豆种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参见"黑大豆"条。 【化学成分】豆油的脂肪酸中,饱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脂酸和棕…

  • 蓑草_蓑草可以入药吗_蓑草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萦草、山草、龙须草、羊单、山茅草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感冒;小儿肺炎;肺痨咯血;衄血;尿血;经行不畅;热淋;乳腺炎;荨麻疹;外伤出血 …